4.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专项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专项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0 20:5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一、选择题(共17题)
1.关于近代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测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C.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爱因斯坦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2.关于电子的运动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如果表现出粒子性,则无法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B.电子如果表现出粒子性,则可以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C.电子如果表现出波动性,则无法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空间分布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
D.电子如果表现出波动性,则可以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3.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A.光的本质是波
B.光的本质是粒子
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
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
4.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
A.图像(a)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C.用紫外线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5.对于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一种机械波 B.光是一种电磁波
C.光的能量是连续的 D.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下列有关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实物粒子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那么动量的测量一定会更不准确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和频率均有关
C.当观察者与波源相互靠近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一直增大
D.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只具有动量
8.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不能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9.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C.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
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10.下列现象中,光表现出粒子性的是
A.偏振现象 B.干涉现象 C.多普勒效应 D.光电效应
11.“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中国已正式进入5G时代.4G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一般都低于6GHz(1G=109), 而5G所用的电磁波频率一般在24GHz到100GHz之间,与4G使用的电磁波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
A.光子能量较小 B.光子动量较大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更大 D.遇到障碍物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12.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和的关系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13.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在激发态 n=5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a是从 n=4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产生的光,b 是从 n=5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产生的光。则(  )
A.在相同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a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比 b 光更宽
B.在同样的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C.用 a 光和 b 光分别照射逸出功为 1.36eV 的某金属时,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D.a 光和 b 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 255∶97
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钢球、,球的质量大于球的质量。开始时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球处于静止状态。两球碰撞后均向右运动。设碰撞前球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碰撞后、两球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为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5.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光只有粒子性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16.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LC振荡电路中,将铁芯插入电感线圈,向外辐射电磁波的本领会增强
B.核反应释放的核能可以将原子核激发到很高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γ射线
C.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波长,小于此波长的光可让金属中的电子逸出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二、填空题
18.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其动量大小关系为pn____pe,其物质波波长的大小关系为n_____e。(填,或=)
19.德布罗意波:每一个_____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_______波。
20.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_________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即概率),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21.用一束单色光照射截止频率为νc=1.5×1015 Hz的某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6eV,该单色光一个光子的动量为______kg.m/s.(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综合题
22.光的干涉现象对认识光的本性有什么意义?
23.如图
所示为证实电子波存在的实验装置,从F上出来的热电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所加的加速电压U=104V,电子质量为m=9.1×10-31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电子被加速后通过小孔K1和K2后入射到薄的金箔上,发生衍射作用,结果在照相底片上形成同心圆明暗条纹,试计算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24.已知铯的逸出功为1.9eV,现用波长为4.3×10-7m的入射光照射金属铯.
(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2)若能发生光电效应,求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最短为多少.(电子的质量为m=0.91×10-30kg)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后提出的,选项A错误;
B.电子的存在是汤姆孙发现的,选项B错误;
C.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像光一样也有波粒二象性,故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选项C正确;
D.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的过程中提出了光子说,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B. 电子运动对应的物质波是概率波.少量电子表现出粒子性,无法用轨迹描述其运动,也不遵循牛顿运动定律,A、B错误;
CD. 大量电子表现出波动性,无法用轨迹描述其运动,可确定电子在某点附近出现的概率,且概率遵循波动规律,C正确,D错误
3.C
【详解】
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出现的图样,说明光有波粒二象性,故A、B错误;说明光到达胶片上的不同位置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明了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而不均匀,故C正确,D错误.
4.D
【详解】
AB.图像(a)只有分散的亮点,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图像(c)呈现干涉条纹,表明光具有波动性,AB错误;
C.紫外线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图像,C错误;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C
【详解】
A.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或少数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确;
D.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A.由不确定性关系知,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A正确;
B.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B错误;
C.如果观察者与波源相对速度一定,接收到波的频率也一定,C错误;
D.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A.干涉是波具有的特性,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A不符合题意;
B.β粒子在云室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做的是圆周运动,与波动性无关,B符合题意;
C.可以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说明中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不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电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选项A正确;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小,选项B错误;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根据不确定关系知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选项C正确;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10.D
【详解】
光的偏振现象、干涉现象以及多普勒效应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则表明光有粒子性,故选D.
11.B
【详解】
A.根据光子能量
可知5G使用的电磁波光子能量较大,A错误;
B.根据光子动量
可知,5G使用的电磁波光子动量较大,B正确;
C.所有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均为,C错误;
D.由于波长
可知5G使用的电磁波波长更短,遇到障碍物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和的关系,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E=hγ可知,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可知,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相等,因电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不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不相等,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详解】
A.根据氢原子轨道能级关系

可知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的能级差大于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能级差,那么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根据,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根据干涉条纹得宽度,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比b光更窄,故A错误;
B.在同样的玻璃中,a光的频率高,折射率大,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根据
可知a光的能量为
Ea=3.4-0.85=2.55eV
b光的能量为
Eb= 1.51-0.54=0.95 eV
故a光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根据光的能量公式
动量公式
可知a光和b光的光子动量之比等于a光和b光的光子能量之比为255:97,故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
球A、B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两者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则有
由变形有代入可得
解得
15.AB
【详解】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选项B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C错误;由及可知,动能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其动量不同,故其波长也不相同;故D错误;
16.CD
【详解】
A.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现象(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故A错误;
B.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故B错误;
C.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就越显著,故C正确;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
故选CD。
17.BC
【详解】
A.在LC振荡电路中,将铁芯插入电感线圈,则L变大,根据
可知,振荡频率减小,则向外辐射电磁波的本领会减弱,选项A错误;
B.核反应释放的核能可以将原子核激发到很高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γ射线,选项B正确;
C.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波长,小于此波长的光可让金属中的电子逸出,选项C正确;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没有确定的位置,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18.
【详解】
动能
Ek=mv2==
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由于mnme,则
pnpe
由德布罗意公式
=

ne
19. 运动 物质
【详解】

20. 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 波动规律(或波动理论)
【详解】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即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
21.6.5×10﹣27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hν-hνc;
则有:
再依据,及,则有:
22.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而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详解】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则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23.1.23×10-11m
【详解】
根据动能定理有
eU=mv2
根据动能和动量的定义式有
Ek=mv2==
又因为
联立方程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λ≈1.23×10-11m
24.(1)能(2)1.2×10-9m
【详解】
(1)入射光子的能量
eV
由于E=2.9eV>W0,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hv-W0=1.6×10-19J
而光电子的最大动量
则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的最小值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