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共17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它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C.物理性能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单晶体
D.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为零
2.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3.恒温水池底部一条小鱼吐出一个气泡,该气泡由池底缓缓上浮,气泡内气体可视为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则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 )
A.气泡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B.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大
C.气泡内气体压强增大
D.气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从外界吸热
4.一种气压式玩具水枪的储水罐如图所示,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将阀门M打开,水迅速从枪口喷出。若在迅速喷水过程中,罐内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气体内能不变 B.外界对气体做功
C.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使水被排出 D.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少
5.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与物质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的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一定运动越剧烈
D.物体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大
D.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 )
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
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
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分子间的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
D.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和水密度为1g/cm3可估算出1mol水分子的个数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图线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容线组成,其中,a→b 和c→d 为绝热过程,b→c 和d→a 为等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c→d 过程中,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
D.d→a 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时,则气体压强也一定增大
B.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会增大
C.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会向外放热但内能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为等压过程,D→A为等容过程。关于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12.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人从椅子上离开,M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物体的平均动能增大
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4.如图所示,注射器下端的开口有橡胶套,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在玻璃管中。实验中把柱塞向下缓慢按压使气柱体积变小(保持空气柱质量和温度不变),若玻璃管中封闭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对于这个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管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B.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15.如图,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状态B和C后再回到状态A,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C.B-C过程中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平均冲力减少
D.C-A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E.B-C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C-A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气体的温度降低,就可以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气体的体积指的就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减小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17.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如图所示。气体开始处于状态,由过程到达状态,其内能减小了,后又经过程到达状态。设气体在状态时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和。在状态时的体积为,状态时的温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状态时的温度
B.气体在状态时的温度
C.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
D.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
二、填空题
18.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
19.(1)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这说明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距离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表面层分子之间的距离。
(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J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减少了1.5×105J。求:这一过程中空气向外界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________?热量Q为多少________?
2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的绝热气缸底部固定一电热丝(图中未画出).面积为S的绝热活塞位于气缸内,下端封闭着理想气体,当热力学温度为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当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时,活塞上升了。则气缸内气体内能的变化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此时气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______。
21.如图所示,在长为l=57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 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 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相同。现将水银缓慢地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与管口相平。(大气压强p0=276cmHg)
①求此时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___
②此过程封闭气体_____(填“吸热”或“放热”),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综合题
2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通过活塞封闭着摄氏温度为t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结果活塞又缓慢上升了h,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器壁向外散失的热量及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求:
(1)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2)这段时间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3)这段时间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2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历B、C、D三个状态回到状态A,该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B、C、D四点连线构成一个矩形,A、B连线平行于p轴,图中箭头表示状态变化的方向气体在A、C两个状态时的温度均为300K.
①求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和在状态B、D时的温度.
②分析说明整个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24.如图所示,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质量m3.0kg,横截面积S1.0103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不计活塞和气缸的厚度。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距离h10.50m,此时温度t127C。给气缸缓慢加热至t2,活塞上升到距离气缸底h21.00m处,同时缸内气体内能增加250J,已知外界大气压p01.0105Pa,取g10m/s2。求:
(i)缸内气体加热后的温度t2为多少摄氏度;
(ii)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Q。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故A对
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根据可知内能应该减小,故B错;
C、物理性能各同向性的固体,可能是多晶体或非晶体,不可能是单晶体,故C错;
D、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D错;
故选A
2.B
【详解】
A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小,但内能不一定小,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物体和外界的热交换不明确,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物体的分子动能与物体的宏观的运动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W+Q可知,气体吸收热量,即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从外界吸热。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D
【详解】
AB.由于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时间极短,来不及热量交换,等效于绝热,,内能减小,气体温度减小,故A、B错误。
C.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是因为气体压强导致水被排出,故C错误。
D.随着水向外喷出,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总数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减少,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单位时间到达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A.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
B.物体对外做功,若物体吸热,则其内能不一定减少,选项B错误;
C.根据,若气体的压强增大,则可能是温度不变而体积减小,则气体分子不一定运动越剧烈,选项C错误;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物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A错误;
B.物体对外界做功,同时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其内能不一定减少,故B错误;
CD.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减弱,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用温度来衡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U=1.5×104J,即气体内能增加,故温度升高。因对外做功,体积膨胀,故密度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由于固体颗粒是由大量颗粒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动并不是悬浮固体颗粒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在绝热过程中,与外界无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C错误;
D.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和水密度为1g/cm3可估算出1mol水分子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B.a→b过程中为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增大,故AB错误;
C.c→d 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大,则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选项C正确;
D.d→a变化,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气体向外界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由于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两个因素,所以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故B错误;
C.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C正确;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内能变化量为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得
所以气体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因为A→B为等温过程,压强变大,体积变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故气体一定放出热量,故A错误;
B.因为B→C为等压过程,由于体积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错误;
C.C→D为等温过程,压强变小,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不变,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压强变小说明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故C正确;
D.D→A为等容过程,体积不变,压强变小,由
可知,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由题可知,当人从椅子上离开,M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因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则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内能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试题分析:温度是分子热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速率、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如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如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物体的内能变化是与物体吸热或放热有关,还与做功有关,因此只有吸热或放热,没有说明做功情况,无法判断内能变化,故C正确D错误.
14.A
【详解】
该过程为等温变化,根据
可知压缩后气体压强增大。
A.对管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即是压强增大,故A正确;
B.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即体积变大,不符合分析,故B错误;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意味着温度升高,但该过程为等温变化,故C错误;
D.该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但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释放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15.ADE
【详解】
A项:过程中为等温变化,压强减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A正确;
B项: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可知,气体要吸收热量且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故B错误;
C项:过程为等压变化,由可知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平均冲力不变,故C错误;
D项:为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
E项:过程为等压变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所以,其均为负值,为等容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所以,由于两过程温度变化相同,所以气体内能变化相同,所以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故E正确.
16.ADE
【详解】
A.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就剧烈,只要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降低,故A正确;
B.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不是指的该气体的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故B错误;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分子运动不停止,对容器壁的碰撞不会停止,则气体的压强不会为零,故C错误;
D.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小,故D正确;
E.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故E正确;
故选ADE.
17.AC
【详解】
A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所以
选项A正确,B错误;
CD.过程中内能减小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解得
即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8. 增加 做功 热传递
【详解】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加;
压缩过程是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体内能;
棉花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19. 引力 小于 放出热量 3.5×105J
【详解】
(1)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 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所以大于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
(2)由题意可知,活塞对空气做的功为,空气的内能变化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解得
即空气向外界放出热量,热量为。
20. 小于
【详解】
设封闭气体压强为p,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
气体发生等压变化,该过程气体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解得
即气缸内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小于Q
封闭气体初状态参量
,
末状态参量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21. 85cmHg 放热 不变
【详解】
①以玻璃管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的状态参量
初状态
p1=p0+h1=(76+4)cmHg=80cmHg,V1=51S
末状态参量
p1=p0+H=(76+H)cmHg,V2=(57-H)S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
代入数据解得
p2=85cmHg
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放出热量。
22.(1);(2);(3)
【详解】
(1)活塞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容器中气体压强为
(2)活塞缓慢上升,气体等压变化,故气体对外做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量为
(3)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解得
故气体温度升高了
23.(1)4L,325K,400K(2)放热
【详解】
①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其中,,
解得:
由题图知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
其中,
解得:
由题图可知气体由状态D到状态A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其中
解得
②由p-V图像知,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体积增大,设气体对外做的功为,从状态D到状态A气体体积减小,设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根据可知,在p-V图像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功,所以有,即全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最终回到状态A,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经过全过程状态变化,气体放热.
24.(i);(ii)315J
【详解】
(i)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即
代入数据可得
则
(ii)缸内气体压强
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