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0 22: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4题)
1.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B.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作热运动
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和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D.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3.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
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
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
D.室内尘埃的运动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现象
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8 g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目和地球的总人口数(约为60亿)差不多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二手烟会影响整个屋子里的人,这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
D.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中的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D.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6.两相同容器a、b中装有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氦气,已知a中氦气的温度高于b中氦气的温度,a中氦气压试卷第1页,共3页
强低于b中氦气的压强,由此可知(  )
A.a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b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B.a中每个氦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大于b中每个氦分子的动能
C.a中氦气分子间的距离较小
D.a中氦气的内能一定大于b中氦气的内能
7.小张在同一显微镜下观察水中三个不同研究对象的布朗运动情况,如图是其中某一个观测对象的观测记录图,则有关观测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张观测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情况
B.观测对象是沿折线运动的
C.温度越高,观测对象运动越剧烈
D.三个不同研究对象均在做情况一定相同的热运动
8.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
B.海绵吸水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给中有金
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9.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
10.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两分子从相距r=r2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r=r2到r=r0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从r=r2到r=r1分子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从r=r2到r=r0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D.从r=r2到r=r1分子动能一直增大
11.对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就越激烈
1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B.乙分子在P点时,其动能为0
C.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最大
13.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为止,且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相距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
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
C.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了mv2的功
D.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少做了mv2的功
14.两个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的分子在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二、填空题(共3题)
15.分子动理论:把物质的______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______表现而建立的理论。
16.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注射器滴下的一滴溶液体积约0.005mL,油酸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则配制的溶液浓度相对合理的是______(选填“10%”、“1%”或“0.1%”)。需要配制低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而不使用纯油酸滴入蒸发皿中的水面,原因是_________。
17.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的分子势能为零,则在阶段,做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功,分子势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综合题(共4题)
18.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规定无限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
(1)乙分子在何处的势能最小?是正值还是负值?
(2)乙分子的运动范围多大?
(3)在乙分子运动的哪个范围内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减小都增加?
19.根据内能的定义,分别比较下列三组中各系统内能的大小,并说明道理。
(1)的水和的水
(2)的水和的水
(3)的水和的水汽
20.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想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一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得到以下几个物理量数据: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强p0=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
(1)这位同学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2)假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全部液化成水且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一下地球半径将会增加多少?(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
21.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 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 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 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 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 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 f、电子电量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A
7.C
8.C
9.C
10.C
11.C
12.A
13.D
14.B
15. 热学性质 宏观
16. 0.1% 纯油酸无法散开成为单分子油膜
17. 正 减小
18.(1)c点,为负值;(2)运动范围在ad之间;(3)cd范围内
19.
(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的水和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的水的物质的量小于的水的物质的量,故的水的内能小于的水的内能。
(2)的水的物质的量等于的水的物质的量,但的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于的水的分子平均动能,故的水的内能小于的水的内能。
(3)的水和的水汽温度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但的水变为的水汽需要吸热,故的水的内能小于的水汽的内能。
20.(1)能 1.1×1044个 (2)10m
21.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