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0 20: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_________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⑦[未闻]没有听说。
⑧[家禽](您)家里的鸟。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第一句总起全文,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杨家九岁的儿子,说他十分聪慧。接着讲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来证明其聪慧。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答也干脆利落,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禽鸟来反驳对方。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说:“你姓杨,它叫杨梅,看来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子啊!”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十分幽默风趣。孩子迅速听出了客人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孔君平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之前他说的“此是君家果”才站得住脚。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
21.杨氏之子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为设果(wéi wèi) 应声答曰(yīng yìng) 家禽(qíng qín)
二、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为中外友谊架起了一座 qiáo
liáng( )。
(2)华西医院的刘进教授在麻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 zào yi(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梁( ) 指( ) 篱( ) 日( )
粱( ) 诣( ) 禽( ) 曰( )
四、查字典填空。
“乃”的音序是____,音节是______,共____画,第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在字典中“乃”有三种解释:A.是,就是;B.副词,才,就;C.文言代词,你,你的。请你为下列加点的“乃”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1.父不在,乃呼儿出。 ( )
2.家祭无忘告乃翁。 ( )
3.失败乃成功之母。 ( )
4.唯虚心乃能进步。 ( )
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
(1) 甚聪惠( )
A.很,极 B.超过,胜过 C.什么
(2)孔君平诣其父。( )
A.目的 B.拜访 C.学业等所达到的程度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A.听说 B.用鼻子嗅 C.听见的事情;消息
(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A.给人好处 B.同“慧”,聪明 C.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5)为设果( )
A.布置,设置 B.假如,假若 C.摆设,摆放
六、在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句子后面画“√”,并用自己的话写出句子的意思。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一)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诣其父:___________ 乃呼儿出:__________
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呼儿出 B.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 D.儿/应声/答曰
3.这篇小文言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
4.小文言文中会省略句中的某些成分,请你结合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上。
(1)为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__以示儿曰
5.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在哪里?(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孔君平,听了杨氏之子的回答,你会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文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2)文中的“夫子”指年老的人。( )
(3)这则文言文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写的。 ( )
(4)这则文言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 )
2.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声答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这反映出孩子思维_________,的确符合文中对孩子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氏“孔”想到了孔雀
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有力地回击了孔君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C.孩子没有直接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八、阅读小文言文,完成练习。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 ”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戏:玩耍,嬉戏。②令:使。③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④瞳子:瞳孔。
(1)根据上文及积累,下面每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尝月下戏 尝与诸小儿游
B.此必苦李 必不明
C.人语之曰 妙语连珠
(2)下面对画线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命令月亮里的东西都消失,它应该会更明亮!
B.如果月亮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它会更加明亮吧
C.如果月亮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它还会明亮吗
(3)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他与杨氏之子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