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巩固训练卷(一)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巩固训练卷(一)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0 22: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巩固训练卷(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钢片被拉弯说明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塑料片能被弹出是因为它的惯性比钢球的大
C.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
D.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因为小钢球与塑料片间的摩擦力小
2.如图所示,重物受到30牛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用力的图示法正确表示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打排球时,手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D.在月球上举起杠铃比在地球上容易,是因为杠铃的质量到月球上变小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的作用
B.不接触物体就不存在力的作用
C.人推自行车前进,人对车施力而车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D.物体受力的作用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5.老王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刚离开手的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球将
A. B. C. D.
6.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7.甲、乙两同学各用10牛顿的力拉某测力计, 测力计不动, 那么, 测力计示数为:( )
A.0牛; B.20牛; C.10牛; D.15牛.
8.下列哪种情况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缘故( )
①人在沙漠(或沙坑)上走路比在水泥公路上费力
②人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很容易跌倒
③船在水上缓慢地行驶
④出纳员数钞票时,如果手不沾水会打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学校运动会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  )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变大
10.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如图是小球跳的频闪照片,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每次跳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B.小球每次跳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当小球在某次跳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在每次跳到同一高度时的速度大小都相同
11.假如你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做一小实验,使手中的一个小球下落,如图所示,那么,小球将会落在
A.A处 B.B处 C.C处 D.无法判断
12.如图,长方体金属块静置于水平放置的海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B.金属块的重力和海绵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属块的重力和海绵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用海绵的形变大小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3.对下列惯性事例,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突然启动时人向后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B.乘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大货车刹车很困难是因为其速度大导致惯性大
D.走路时被石头绊倒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4.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一定做加速运动
C.物体受力情况相同时,它的运动状态也一定相同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力的作用
15.今年暑假,小乐全家坐火车到北京旅游,正准备喝水的小乐突然发现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②或④.
16.某人用50N的力拉小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向右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N,方向向左 B.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N,方向向左
C.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N,方向向右 D.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N,方向向右
1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B. C.D.
18.如图所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中,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沿斜面上滑的木块
1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力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向右运动 C.A仍静止不动 D.A向左运动
20.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会慢慢停下来
二、填空题
21.沿地面向前滚动的皮球,由于受到摩擦力作用,最终会停下来;如果没有摩擦力作用皮球是否会一直运动下去呢?为解答这一问题,伽利略设计了理想实验,如图所示.
(1)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_____,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_____;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_____;
(2)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_____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基础上,得出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总保持_____.
2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1)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________.
(2)下列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的推证过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由于物体静止(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大小____________;由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________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____________大小相等;因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23.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刚开始静止不动,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选填“小车”或“木块”)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接着推动小车,当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作用。
24.如图所示,乒乓球发球机将球发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离开发球机的乒乓球由于_____继续飞行.若乒乓球竖直上升,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此时它受到的合力_____重力(选填">"、"<"或”<”).
25.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三、作图题
26.分别画出从斜面上自由下滑时、在水平面上前进、在水平面上静止后的小车受力示意图.( )
27.画出汽车匀速上坡时的受力示意图.( )
28.如果用一个与水平地面成 30°角的 100N 的力拉物体,该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把拉力 F 表示出来.
29.如图所示,是游泳运动员奋力向前加速冲刺时情形,请画出运动员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O点为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题
30.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___(选填“AB”或“BC”或“AC”)段.
(2)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3)小车从斜面运动到水平木板上,到达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1 , 若此时小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当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 ,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___v2.
31.汽车急刹车时车轮经常处于抱死(车轮不转)状态,物理小组猜想可能是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大小不同,因而对汽车运动的影响不同。于是做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1)为测量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将小车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很小,无法准确读数;
(2)于是将毛巾铺在长木板上,重复(1)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______ N ;
(3)为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车轮 ____ (填“卡住”或“拆下” ) ,在毛巾表面重复(1)中的操作,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8N ;
(4)实验表明:同一表面上,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3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小明提出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若采用此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4)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选填“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_______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综合题
3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方向是_________;当t=3 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状态;当t=5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A
4.A
5.C
6.D
7.C
8.D
9.A
10.C
11.D
12.B
13.A
14.D
15.C
16.B
17.A
18.C
19.C
20.B
二、填空题
21. 摩擦力 距离 永远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 重力 支持力 相等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3. 小车 平衡力 不受
24. 运动状态 惯性 >
25. b c
三、作图题
26.
27.
28.
29.
四、实验题
30. 改变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 BC 速度 等于
31. 0.4 卡住
32. 拉力 BAC 摩擦力 卡片重力远小于拉力 任意方向 测力计示数始终不变
五、综合题
33. 2 水平向左 匀速 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