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八年级 下册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第1节 杠杆
物理(教科版)
1、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
2、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认识生活中的杠杆
学习目标:
1
课堂导入
观察思考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真的能撬动地球吗?
这三个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的物体称为杠杆. 可直也可弯曲
一、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这些用具是杠杆吗?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 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作杠杆平衡。
观察
杠杆平衡
(1)(a)图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移动一边钩码的悬挂点,会产生什么现象?
(2)如(b)图所示,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或向右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改变作用力的方向,这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结论: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有关, 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2.力臂
(2)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3)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的直线。
F1
O
L1
F2
L2
1、找支点O
2、画出力的作用线
3、作垂线段,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垂足(用直角符号)、标力臂(用大括号)
力臂包含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两个要素。
分析杠杆就从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五个要素着手。
实验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
实验装置
测量的物理量:
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实验器材:
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平位置平衡。
(怎么调?调到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步骤:
①哪端高,就把平衡螺母向哪端调节
②目的:
一是可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二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 把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F1,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F2,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2)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可以调平衡螺母吗?)
L1
L2
O
(4) 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三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为什么要多次实验 )
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5)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的值,并加以比较.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即: F1 L1=F2 L2
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O
省力杠杆
三、杠杆的分类
由 F1L1=F2L2
∵L1 〉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h
S>h
O
F2
F1
A
B
F2
F1
A’
B’
省力,费距离
省力杠杆的特点
F2
F1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O
费力杠杆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费力杠杆
F2
F1
Sh
A’
B’
A
B
F2
F1
O
费力杠杆的特点
费力,省距离
F2
F1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O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等臂杠杆
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示意图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 L2 L1 < L2 L1 = 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特点 省力费距离 费力省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随堂练习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B
讨论交流
研究杆秤
如图所示的杆秤曾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称重工具,它是一种典型的杠杆。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它和天平的优缺点。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
杆秤的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
F1 =G秤砣、 F2 =G物体
m物体=G物体/g
杆秤与天平比较,优点是不用调节平衡,测量方便、量程大。
缺点是:测量时没有天平精确。
古代舂米
古代打水
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收获分享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
3
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