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简单机械章末总复习-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简单机械章末总复习-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0 23: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章简单机械章末复习
考点一 杠杆
1.杠杆基本知识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知识梳理
五 要 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驱使杠杆    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说明  ①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②杠杆可直、可曲,当支点在二力之间时,二力同向,当支点在杠杆一端时,二力反向
转动
(续表)
知识梳理
[点拨]
力臂的画法:
①找支点O ;
②画力的作用线(会画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③画力臂(过支点作垂直于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用实线表示);
④标力臂(用背向箭头表示)。
知识梳理
2.杠杆的分类
名称 力臂关系 力的关系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l1  l2 F1  F2 省力、      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
>
<
费距离
知识梳理
名称 力臂关系 力的关系 特点 应用举例
费力 杠杆 l1  l2 F1  F2     、 省距离 理发剪刀、
钓鱼竿、镊子
等臂 杠杆 l1  l2 F1  F2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
>
费力
=
=
(续表)
知识梳理
考点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理解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    或     
探究 过程  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     平衡,杠杆的调节方法是左倾    ,右倾    
得出 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文字式:              ;
 字母式:        或      (可用于判断是否平衡、哪端下沉、如何恢复平衡)
静止
匀速转动
平衡螺母
水平位置
右调
左调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知识梳理
评估 交流 ①实验时让支点处于杠杆的中心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②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③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加减,但可以进行乘除;
④如果实验中只测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⑤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变为倾斜拉杠杆,拉力会变大,因为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续表)
知识梳理
考点三 滑轮、滑轮组
项目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示意图 实质:      ; 特点:        实质:                        ; 特点:      
力、速度、距离的关系 F1=G;v1=v2;s=h F1=      ; v1=      ; s=        F1=     ;
v1=    ;
s=     
省力费距离 
等臂杠杆
改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h
2v2
nh
nv2
[说明]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为G动,滑轮组分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
知识梳理
探究一 识别杠杆五要素及杠杆的识别
1.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则表示力F 的力臂的线段为 (  )
A.OA
B.OB
C.AB
D.AC
A
考点归纳
2.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舂米工具脚踏板上的动力F 的力臂l。
[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归纳
3.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考点归纳
4.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有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C
考点归纳
探究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5.(多选) 如图甲、乙所示是小东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图,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则需要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
B.杠杆支点O位于其重心处是为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C.图乙中,在B点挂6个相同的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
D.图乙中,在O点右侧杠杆上的某位置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
BC 
考点归纳
6.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11-6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均选填“左”或“右”)


考点归纳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如图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    个钩码。
(3)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
(4)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时,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
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
变大
考点归纳
探究三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7.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 在这个过程中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A
考点归纳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沿竖直向上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C
考点归纳
9.图是用道钉撬撬起道钉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2=      。(不计道钉撬重)
4×103 N
考点归纳
10.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发现在阻力与阻力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此他进行了规范的实验探究,并正确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式为F1=        (用字母表示)。
l2/m 0.3 0.3 0.3 0.3 0.3 0.3
F2/N 1 1 1 1 1 1
l1/m 0.3 0.25 0.15 0.1 0.06 0.05
F1/N 1 1.2 2 3 5 6
考点归纳
11. 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1 m时,F1为    N。
6
考点归纳
12.如图所示,学校旗杆顶部装有一个定滑轮,这样做 (  )
A.既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
B.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C.虽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探究四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C
考点归纳
13.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F2
B.F1>F2
C.F1D.无法判断
C
考点归纳
14.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 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3F1=G
B.3F2=G
C.F3=2G
D.F4=2G
B
考点归纳
1.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若在轻质“L”形杠杆的A点挂了3个50 g的钩码,如图所示,在另一侧的B点挂    个50 g钩码,可以使杠杆平衡。
4
当堂检测
2.小明买来一个西瓜后,用他家的弹簧测力计进行称量,发现西瓜重超过了量程,因此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来称量西瓜的质量,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时,西瓜的质量为    kg。(忽略直尺的质量,g取10 N/kg)
5
当堂检测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当堂检测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挂了如图乙所示的2组钩码,松手后,杠杆在水平位置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则可用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A”“B”或“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g取10 N/kg)
不平衡
B
当堂检测
4.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  )
C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