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综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综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2 10: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综合
1.下图反映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其中影响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
A.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航海技术取得突破 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解析:选A 北宋时期国家分裂,向西的陆上通道被少数民族阻碍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地位下降,故A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有助于推动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故B项错误;航海技术取得突破是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2.下图漫画描绘的是我国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该漫画反映了(  )
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
C.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
D.“一带一路”局限于经济交流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符合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国策,故C项正确;“一带一路”不属于区域集团化,故A项错误;“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一带一路”不仅局限在经济交流,还涉及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丝绸之路”的区别
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 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 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
范围 亚欧大陆和非洲 全球(包括南北美洲)
经济交流方式 商品输出 商品和资本输出
贸易方式 中转贸易 直接贸易
交通通信方式 人力、畜力、帆船 现代交通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选C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说明全球化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1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恐慌情绪的影响连续下挫,至9月26日收盘已经跌至1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这说明(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负面影响
B.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加
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
解析:选B 材料“中国A股市场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恐慌情绪的影响连续下挫”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风险,B项正确。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故C项表述错误,材料未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1)早期全球化时期,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一方面,新航路开辟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侵略中国的澳门和台湾,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另一方面,大量白银也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当然客观上西方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
(2)二战后,由于两极格局的对峙,西方对华采取封锁政策,加上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基本上远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错失了发展的良好机遇。
(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当然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的经济主权和部分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与冲击。
(4)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积极提出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如“一带一路”倡仪、“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等,积极引领全球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某学者写道:“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指(  )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商业战争 D.工业革命
解析:选A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从而使意大利的经济地位衰落,这是商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
6.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出现“价格革命”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成熟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从美洲等地掠夺的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被称为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A、C、D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深化提能]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
(1)“商业革命”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的地位下降,而位于大西洋沿岸的荷兰、英国等港口城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价格革命”使欧洲物价膨胀,因而当时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的英国、荷兰等国的资产阶级大发横财,积累了大量资本而不断崛起;与此同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由于封建制度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因而掠夺的大量金银纷纷外流而逐渐走向衰落。当时西班牙、葡萄牙掠夺的金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货币变革和商品经济发展。
7.针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学者指出:强国争夺是国际政治中的正常现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不加管制的自由贸易只会加快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这表明该学者(  )
A.认为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为遏制中国的崛起
B.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是因为中国挑战了美国霸权
C.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国在争夺全球化的主导权
D.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打断全球化进程
解析:选B 该学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说明中国强国地位的上升挑战了美国霸权,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实质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故B项正确;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而不是遏制中国的崛起,排除A项;中国不存在争夺全球化的主导权的意图,并且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美贸易摩擦会打断全球化进程”,排除D项。
8.如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漫画中特朗普用“关税”砖头和“贸易战”水泥慢慢砌成了一口井,却不知不觉将自己困在了这个壁垒中。这反映了特朗普的做法(  )
A.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 B.美化了大国责任的形象
C.凸显中美核心利益之争 D.意在谋求美国总统连任
解析:选A 特朗普“关税”战和“贸易战”的做法不利于贸易自由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故选A项;漫画没有美化美国形象,并且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缺乏大国责任,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排除C项;特朗普的做法与谋求总统连任没有关系,排除D项。
[深化提能]
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200多人现场见证。超常的高规格签字仪式,经久不息的掌声,透射出强化“走向贸易止战”利好信号的意愿。人们公认,这个成果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的一步,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一步。
中美贸易战
(1)背景:二战后美国最终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规则制定的世界第一强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美国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至今未能翻身。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必然会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
(2)实质:从历史上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与博弈来看,今日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作为老牌守成的美国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全球战略竞争;从更长远的视角看,重点在于争夺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和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美国围堵中国,扼制中国的崛起,意在继续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防止中国对美国霸权的染指。
(3)应对
①要科学评价中国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避免给美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以借口。
②要以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
③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硬实力。
(4)启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