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柠檬酸和小苏打、白糖配置汽水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Fe、Mg、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①Mg、Cu、FeSO4溶液②MgSO4溶液、Fe、Cu
③Cu、MgSO4溶液、FeSO4溶液④Fe、MgSO4溶液、Cu(NO3)2溶液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②③④
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4.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5.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D.从物质的量看:该反应中CO2与C2H4的质量比为22:7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7.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CuCl2溶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
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
④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⑦现有Al、Cu、Ag三种金属,只用CuSO4溶液不能确定其金属活动性顺序
A.①③⑦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9.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Cl2 B.AgCl C.ZnCl2 D.FeCl3
12.西汉时期,人们就会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主要成分是K2CO2)等碱性溶液为丝麻脱胶来造纸。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生石灰 B.水 C.熟石灰 D.草木灰
二、简答题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中自制汽水,除了选择食醋、糖、等原料外,还必须加入少量小苏打。加入小苏打的目的是什么?
(2)树木常被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其作用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3)加热冷水时,温度尚未达到沸点,为什么水中就有气泡产生?
三、推断题
14.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下同),B物质是______。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______(选填“氮”、“磷”或“钾”)肥。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5)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15.某同学发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以下思维导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D、E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中的一种,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D的俗名为纯碱,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取A和C的混合物ag与足量的B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G的最大质量应小于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四、实验题
16.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 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跟氧气混合加热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钠跟二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
(1)试写出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小刘同学用装置A做钠跟氧气反应实验,观察到生成物中出现黑色固体,则该黑色固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试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黑色固体成分,小刘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反应中CO2的:
猜想①:CO2于_______;猜想②:CO2于_______;在上述两种中,_______(填序号)是CO2的主要。用装置B和C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友情提示:碱石灰能吸收CO2气体和水蒸气)
17.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一段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黑色,观察到细铜丝圈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3:将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当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时小心地松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比起始位置高,写出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计算题
18.工业上,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物质一起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得到生铁。
(1)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和石灰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计划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350t,则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原料的质量是多少?
19.海南石碌铁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
(1)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某铁矿石,其中含Fe2O3的质量为160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B 7.B 8.D 9.C 10.B 11.C 12.C
13.(1)利用小苏打与食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4.(1) NH4NO3 CaO
(2)氮
(3)改良酸性土壤
(4)硝酸铵溶解吸热
(5) 复分解
15. FeSO4 复分解反应 2.5a
16. 2Na+2H2O=2NaOH+H2↑ C 空气 酒精燃烧 ② 验证空气中CO2是否参与反应(或验证猜想)
17.(1) 氧气和水 BC
(2) 下降
(3)
18.(1)焦炭
(2)设至少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解得:x=600t
答:需储备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原料至少不低于600t。
19.(1)7∶3;(2)11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