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于是农作物、家畜、陶器与纺织品出现,人类进入了生产经济阶段。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食物的生产——包括对食用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学者们把它称为农业革命。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各大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知识梳理(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食物采集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人类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采集与渔猎来获取食物
食物生产 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2.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起源 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作物分布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分布 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 500年前,中国贾湖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洲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3.农业出现的重大意义
历史地位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人口增长 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生活方式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形成聚落
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手工业的出现和科技文化进步
知识梳理(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农牧物种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土地制度 主要是王室、神庙和贵族及商人占有土地
农业灌溉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农业区划 古代中国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耕作方式 商周时期,实行农夫集体耕作;战国后,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形成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个体小农经济形态
农业政策 为了巩固统治,秦以后的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灌溉系统 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都是水利工程的代表
农业模式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3.地中海地区
作物种植 大麦和小麦成为希腊的主要粮食作物;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耕作技术 土地肥沃地区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地力较差的地方种植葡萄和橄榄
土地制度 在古希腊,只有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古罗马长时期内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4.美洲地区
(1)作物种植:玉米、甘薯和马铃薯。
(2)土地制度:贵族私有制与村社公有制并存。
知识梳理(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1.根本条件:随着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主要表现
社会结构 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地位下降
阶级关系 剩余产品出现和私有制产生,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即出现了阶级分化
治理方式 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了国家
3.历史影响
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形态 随着国家、文字和阶级的出现,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奴隶社会
主题一 因时而异——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转变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可利用的动植物密度降低,人口的增加接近载能,旧的平衡被打破,为提高生产力而改造和控制环境的做法被优先选择。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使人类逐步摆脱了穴居野外生活从而开始定居下来。定居生活代替了流动生活,人类就有可能对周围的动植物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种植和饲养成为可能,导致农业的产生,而农业产生更进一步促进了定居的巩固与发展。
——摘编自尚定周等《试论农业的起源》
[探究] 根据材料一,分析农业起源的原因并指出农业产生与人类居住形式的关系。
[提示] 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口压力增大;定居形式的出现。
关系:定居代替流动生活为农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农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人类的定居形式。
材料二 农业生产是人类由纯粹的适应自然环境到主动地改变自然成为食物生产者,这就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提高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导致土地(人口)载能的提高,人类运用集体力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后来的城市革命和工业革命。农业的产生,它深刻转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人类文化的突飞猛进才成为可能。
——摘编自张修龙《西方农业起源理论评述》
[探究] 根据材料二,概括农业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提示] 重大意义:提高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人口数量大量增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发展和城市化奠定基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近代科学奠定基础;使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成为可能。
时代特征:人类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型。
[明历史解释]
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在农业和畜牧业没有出现以前,由采集和渔猎活动而得到的野生动植物是人们食物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于自然的恩赐。
②只有农业出现后,人们才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够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食物。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才能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找到了较稳定可靠的衣食来源。
(2)历史作用
①农业出现后很快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
②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
③农业发展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的物质基础。
④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基础。
[练经典小题]
1.“当人类做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养活自己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个“新发现”距今约( )
A.1 000年 B.1万年
C.10万年 D.300万年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发现标志着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而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 000多年至2 000多年不等,所以“新发现”距今约1万年,故B项正确。
2.《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选B 从材料描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主要是采集和狩猎活动,说明技术没有很大的改变,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农业生产的描述,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小农经济的发达,C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出现实主义成为主流,D项错误。
主题二 因地而异——区域特色鲜明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体的格局,畜牧业成为种植业的附属。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畜牧业始终在中国农耕区的周边地区,许多游牧民族逐渐被农耕文化所同化。随着农耕区的拓展,农耕文化的扩张,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主体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国家很早就形成了农牧并重的格局并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付少平《中国古代农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性特点》
[探究]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欧在古代经济结构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对各自社会生活的影响。
[提示] 差异:中国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欧洲农业、畜牧业并重。
影响: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主要是植物性食品,肉食缺乏;西方人获得了大量的动物性食品和乳品。
材料二 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农牧混合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正是这种耕作技术造就了中国古代十分发达的农业生产,为食物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探究]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西欧农业技术路线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差异:中国走了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路线;西欧是休闲制的粗放型农业体系。
原因:从自然环境上说,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且土壤条件较好;中国中原等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土壤条件相对较差。从经济条件说,西欧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中国地少人稠,土地与人口的矛盾突出。
材料三 在中世纪后期,中西方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土地集中的情形。由于西方的畜牧业相对发达,兼并的土地大多用来发展畜牧业,而养殖业所需劳动力比种植业少得多,因此被赶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到城市(镇)谋生。中国的土地兼并并不是发展畜牧业,而是仍然用来经营种植业,其结果是农民虽然被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却未能隔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从自耕农变成了佃农而已。
——摘编自徐旺生《农业的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影响比较》
[探究] 材料三阐述了中国与欧洲的农业结构和土地集中的不同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西欧上述现象产生的不同影响。
[提示] 不同影响:西欧畜牧业发达,土地集中后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推动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种植业发达,土地集中后农民仍然被固定在土地上,未能有力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明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特点 循环利用,低能消耗;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集约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原因 黄河流域的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人口稠密,人地矛盾突出;中央集权国家的政策扶持
影响 为中国食物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导致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植物性为主;存在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
[练经典小题]
1.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主要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我国原始农业( )
A.由“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
B.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
D.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和城市出现
解析:选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农业阶段,我国远古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铁犁牛耕出现于奴隶社会晚期,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出现于封建社会,原始农业时期城市并未形成,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还要注重耕种施肥灌溉等。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分工日益细化 B.注重精耕细作
C.结构日趋合理 D.技术领先世界
解析:选B 由材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注重耕种施肥灌溉”表明农业注重农时、土壤环境和耕作技术,这是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题干没有进行中西对比,无法得出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D项错误。
一、食物生产(农业)社会产生的标志
观点一 利德认为:假设食物生产社会能够生产一定程度的有效的食物是一种必然的状况,那么食物生产社会的标准应该有两个:至少在一年中的一定时期,其共同体所需要的食物中有半数左右是通过直接生产获得的;栽培、家畜化的动植物,严格地讲,不能再返回自然生息地和野生生物群系中。
观点二 布鲁斯·史密斯认为:农业起源不应只限于判断驯化物种何时出现,或根据驯化物种与野生物种的比例来分辨究竟是属于狩猎采集还是农业。无论动植物是否已经被驯化,只要人类开始有意管理它们,干预其自然生长周期,这就是生产活动,这种升级形态就是食物生产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史密斯《食物生产及对人类的影响》
二、古希腊社会经济特征
材料一 古代希腊自耕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商品经济对它的补充性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既依赖又对立于农村的城乡关系,在其他很多古代国家都可以见到,这些是古代社会经济中带有某种普遍性的东西。但是在商品经济的比重和广度方面,希腊某些城邦的自耕农经济可能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于是在自耕农的“乡巴佬作风”中才流露出重农和爱财的双重意识。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古希腊社会带上了这样一种性质——包容较多商品经济,自耕农为社会基础的奴隶制农本社会。
——摘编自徐晓旭《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
材料二 希腊临海、多山、少平原的城邦并非农业占主导,而是如同古代社会的其他文明一样。希腊文明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其农业特征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农业是希腊城邦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古代希腊钱币上的装饰图案往往是农作物而不是其他东西。
——摘编自黄洋《希腊古典文化的农业性特征》
材料三 希腊的农业,由于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原因,谷物的生产不能自给,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农业难以成为城邦社会的经济支柱,更不是城邦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恰恰相反,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社会不仅在希腊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工商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城邦社会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成为城邦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
——摘编自王瑞聚《如何看待希腊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
[随堂基础巩固]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解析:选B 材料所述为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A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2.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协田”“千耦其耘”可知是集体耕作的方式;而《四时田园杂兴》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故体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3.(2017·浙江11月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解析:选B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
4.(2017·浙江4月选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骨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摘自《白虎通》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摘自《周易》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直接概括神农氏教民耕种的原因;第二小问,“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耒耜是农业生产工具,神农氏教人制作农业生产工具,从事农耕说明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上古穴居而野处”是指古人类居住在野外或洞穴之中,“易之以宫室”说明居住在房子里,过上定居生活,所以居住情况的变化是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我国远古居民中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居住在半地穴式和干栏式房屋中。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三描述的是半坡居民,因为会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是半坡人;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第(4)问,根据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中制作耒耜,材料二中的建造房屋,材料三中的制作陶器,说明了推动原始农业出现的因素有制作生产工具从事原始农耕,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制作陶器等。
答案:(1)原因:“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关系:说明他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现象:我国的原始农业出现了。
(2)变化: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举例: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粟。
(4)制作生产工具从事原始农耕,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制作陶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