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2 11:2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交通建设。古代罗马,中国的秦朝、唐朝和元朝等朝代修筑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后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通道。京杭大运河等世界各地的运河弥补了陆路交通的不足。中国古代通过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也体现了对海洋的探索;新航路的开辟则使得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出现了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极大地便利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古代陆路交通
(1)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2)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工道路的铺设。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工道路。
古罗马 罗马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秦朝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 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代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 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古代水路交通
(1)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始皇开凿灵渠,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完成的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2)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3)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知识梳理(二)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对海洋的探索
(1)中国在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罕见。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4)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2.全球航路的建立
(1)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2)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3)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4)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5)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最初要通过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知识梳理(三)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铁路交通的发展
西方 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中国 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
2.轮船航运业的发展
西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中国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建造并试航,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3.汽车的出现: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知识梳理(四) 交通与社会变迁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如秦朝的“车同轨”政策与道路建设。
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如清江浦的盛衰、郑州、纽约、曼彻斯特的城市发展等。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如中国近代邮政、通讯的发展等。
主题一 中西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了彼此互利的贸易。因此赢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从此以后,有更多的中国人从大陆迁移到南洋一带。……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为了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耗费不赀……明宪宗时,兵部郎中刘大夏曾批评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 积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
消极: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积极作用;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明朝的“海禁”政策等。
材料二 1519年是麦哲伦离开塞维利亚,开始著名的环球航行的一年,也是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离开古巴、发动对阿兹特克帝国的同样著名的远征的一年。从1500年至1520年这20年,已是探险者时期。那时,许多航海者打着各种旗帜探查整个南北美洲的东西两侧,以寻找通路。在随后的30年中,数千名西班牙冒险家赢得了第一个庞大的欧洲海外帝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众多探险活动的原因,并比较其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不同。
[提示] 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及贵族对黄金的需求;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富庶的描写;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不同: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西方开辟新航路则是为了掠夺黄金和传播基督教;方式不同,郑和下西洋是和平方式,新航路开辟是武力与掠夺方式;结果不同,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财力终于不继,新航路开辟使大量贵重金属流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明历史解释]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相同 开创精神;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
不同 目的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促进中外交流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等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响 经济 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 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
政治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的形象 掀起殖民狂潮,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练经典小题]
1.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
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解析:选D 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故B项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D项正确。
2.有学者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一观点体现出该学者(  )
A.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B.注重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C.对新航路开辟给予全面肯定
D.对西欧殖民活动的辩证分析
解析:选A 全球史观要求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世界不断由孤立走向统一整体,故选A项;材料只是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排除B、C、D三项。
主题二 助推经济发展的关键——古代、近代中国的交通运输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驰道和栈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筑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修了多条大道。隋唐两代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尤其是中唐之前,内河航运和海上交通更为繁忙,当时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及全国各主要河道和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沿海一带。辽宋夏金时期的主要陆上运输工具是名目繁多的各种车辆,造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后,明朝实行了海禁,清朝延续,航海事业衰落。
——据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等整理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 基本特征:以陆路为主,陆路、河道、海路并举但发展不平衡;交通运输工具较发达;交通技术一度领先世界;航海事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明中期以后走向衰落。
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等。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以内河航运最为突出。截止到1893年,中国籍轮船133艘;到1911年时,中外内河轮船共有68艘,中方船只占总数的91%,形成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轮船先后返回中国沿海内河复航,加之内战频繁屡有征调军用、碰坏船只等事,自营航运业受到很大打击。抗日战争爆发后,外轮陆续撤离,自营航运业均努力抢运上海数百家工厂的内迁器材及军用物资,其后又投入后方水陆交通。战时中国船舶直接间接损失总计三千艘,四十九万五千三百二十吨。抗战胜利后,各航运公司努力恢复水运交通。据1947年6月交通部统计,当时轮船共一千五百零一艘,计十七万九千八百九十三吨。内河航运终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与古代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交通变革的因素。
[提示] 同:都注重内河航运;交通运输工具都备受关注。
异:古代中国在道路交通和运输工具方面以传统方式为主,近代中国充分运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轮船等近代交通运输工具。
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有识之士倡导引进西方近代科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
[明历史解释]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其对中国的掠夺。
[练经典小题]
1.以国都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的主要特点。鸦片战争后,港口与交通的有机联接则成为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的主要形态。这一转变主要反映了中国(  )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传统观念的改变
C.交通工具的革新 D.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选D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随着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材料中的“港口与交通的有机联接则成为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的主要形态”,表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中央集权没有削弱,材料中的转变不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排除A项;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历史学家白寿彝1937年曾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迨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若和世界各先进国比较……这只能算中国交通事业之现代化的开始。”结合材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轮船、火车、飞机等
B.近代中国交通事业虽有起色,但逊色于先进国家
C.近代交通与古代交通最大区别是牵引动力的变化
D.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选D 1840年后,中国引进了西方的自行车、轮船、火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但和先进国家相比,只能称之为开始,说明远逊于先进国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交通工具大多采用机器动力,和古代以畜力为主的动力相比,这是最大的变化,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落后性,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决定的,D项错误,符合题意。
一、古代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古代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约为不到4公里的集中布局平面内。沿交通干线驿站、驿铺非常繁密,而且水路也设驿铺,供给交通工具和食宿,大大便利了商旅……古代的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干线为过境交通:城市作为地域性的中心具备防御功能,城内重兵把守,城市扼守在交通要道上;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商业、市场等交换、消费场所,从而使沿交通干线古代城市形成“串联”型分布。
——摘编自张洪恩、黎克继《浅析中国古代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运河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王朝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三、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30日在德国访问并在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是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仍然需要郑和下西洋那样“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是郑和下西洋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的影响
1500~1800年的确是个空前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它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早期近代几乎把世界各个民族都纳入彼此经常的、紧密的、持续的联系之中……1500~1800年,经过新航路的开辟,无论奢侈品还是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和风险都大大降低了,这些航路上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可以传播给更广泛地区的商人。各地复杂的货币制度,通过可以互相兑换的黄金、白银等,也促进了全球贸易。
——摘编自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概念》
五、工业革命对交通的影响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随堂基础巩固] 
1.早在迪亚士和哥伦布远航的半个多世纪之前,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到达东非沿海的很多地方,郑和船队的规模、船只的吨位远远超过迪亚士或哥伦布的船队,航海技术也毫不逊色。然而,郑和的远洋航行却未能产生与新航路开辟相似的影响,导致中西远航影响不同的根源是(  )
A.中国和西方在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存在差异
B.中国和西方在远航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差异
C.中国和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存在差异
D.中国和西方在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解析:选D 明朝时期中国远航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模式,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中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航海指导思想不同、影响不同,B项不是根本原因,D项正确;自然条件不是导致影响不同的根源,A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2.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这里的“无数个哥伦布”主要是指(  )
A.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B.欧洲的工业革命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列强瓜分中国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加快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特别是对美洲殖民扩张不断升级,A项正确;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C项;列强瓜分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期,排除D项。
3.明代专业的水陆行程书籍已普遍出现,《一统路程图记》一书中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与重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要、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商贾外出时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休闲旅游之风盛行
B.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C.社会服务体系完善
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水陆行程书籍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水陆行程书籍应运而生,为商人进行长途贩运提供了参考,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的经济文化状况,D项错误。
4.考古学家在我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辐射到朝鲜半岛
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析:选C 材料中的考古发掘说明丝绸之路已经辐射到我国东北甚至朝鲜半岛,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东亚风俗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依赖于海上交通”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D项。
5.元代的急递铺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通信机构。阅读元代镇江路丹徒县急递铺概况。据此可认定的事实是(  )
府州县 递铺 概况
镇江府城 录事司总铺 北至西津铺十里,南至南门铺十里,西至施水铺十里
丹徒县 西津铺 北渡江至瓜州十八里,南至府前总铺十里
南门铺 北至府前总铺九里,南至张家山铺九里
张家山铺 南至丹徒十里
丹徒铺 南至谏壁十里
施水铺 东至府前总铺九里,西至下鼻九里
下鼻铺 西至乐亭九里
乐亭铺 西至洪信九里
A.急递铺的道路网络较杂乱
B.急递铺分布由政治中心向外扩散
C.急递铺的运作重视保密性
D.镇江路的丹徒县直属于中书省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录事司总铺设置在府城,且三面都有急递铺,而急递铺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通信机构,故可得出急递铺分布由当地的政治中心向外扩散,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政治中心设有总铺,相邻的两个急递铺一般相距为九里或十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故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急递铺的运作情况,故排除C项。中书省直接管辖的是腹里,故排除D项。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公元84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仪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摘编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的不同之处,并评析“一带一路”倡仪。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一中不同古籍的相关记载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内与国家间的交流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归纳,国内主要是沿线区域经贸发展,民族融合,社会秩序稳定;国家间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是从目的进行比较,一是政治军事目的,一是经济目的。第二小问,主要从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目的及影响三个角度进行评析。
答案:(1)特点:综合运用军事、行政手段提高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性;发展沿线经济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中外贸易的交通条件;实施优惠性和保护性的政策,为中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允许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同时发展。
影响: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贸易发展、民族融合,稳定了社会秩序(或汉代大一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不同之处:汉代丝绸之路以军事及政治为目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
评析:“一带一路”借助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前提下,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