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2.居家学习期间,豆豆同学整理学过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分类,其中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金刚石、钢、水银
B.氧化物:冰、干冰、液氧
C.混合物:盐酸、盐水、矿泉水
D.碱:纯碱、火碱、熟石灰
3.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结构,稳定结构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④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6.下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B.白糖晶体的生成 C.明矾净水 D.探究分子的运动
A.A B.B C.C D.D
7.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
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
9.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0.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11.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二、简答题
13.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 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的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1)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该管内产生约4g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g气体。
(2)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3)该实验中,往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只增强导电性,不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4)该实验中,若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导电性,硫酸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推断题
15.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只有A、C属于单质,并且C是紫红色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
(2)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写出一个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如图转化关系中一定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16.现有铁和含铁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1)物质 A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物质 B 是常见的稀硫酸液反应得到的棕黄色溶液,写出物质A、B、C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
17. 大鹏同学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形中有公共边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A物质为稀盐酸,C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C含有相同元素,A与E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其中E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名称是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_________(水分子不用画出)。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从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由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②____。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五、计算题
20.下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物质能中和胃液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
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请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的此胃药中:(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
21.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 g完全溶于90 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10 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D 6.C 7.A 8.B 9.B 10.D 11.B 12.D
13. 中和 H2SO4+2NaOH=Na2SO4+2H2O或HCl+NaOH=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或H2SO4+Ca(OH)2=CaSO4+2H2O 酸 二氧化碳 〉 pH计
14. 氧气 0.5 氢元素和氧元素 碱 酸 减小
15.(1)CH4
(2)冶炼金属
(3)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16. Fe2O3 Fe2(SO4)3 FeSO4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H2SO4=FeSO4+H2↑ Fe+CuSO4=FeSO4+Cu 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17. 紫色石蕊溶液 Al(OH)3 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18. 染有石蕊的纸条变红色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19. 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O2+Ca(OH)2=CaCO3↓+H2O
20. 4.5g 5.7g
21.(1)8 g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