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综合测试卷(word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综合测试卷(word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 B.硝酸钾 C.碳酸钾 D.氯化钾
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3.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NaCl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Ca(OH)2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O32- 、Cl- B.Na+、NH4+、Cl-、NO3-
C.Cu2+、Na+、OH-、SO42- D.K+、H+、OH-、SO42-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HCl、Ba(NO3)2、KCI、Na CO3
B.H2SO4、NaOH、Ba(OH)2、CuSO4
C.BaCl2、Na SO4、KaCO3、NaNO3
D.HCl、H2SO4、BaCl2、K2CO3
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面粉和米粉:碘酒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AgNO3溶液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NaCl溶液(Na 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过滤
D.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9.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10.(2019·济宁)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二、填空及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26分)
11.波尔多液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
(1)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
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掉,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浸泡除去。
1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 (填名称)。
(2)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①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结合上表分析,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溶剂质量减小 B.同温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CI
C.生成NaHCO3的质量大于消耗的NaCI的质量
13.氯化钙(CaCl2)可用作干燥剂、混凝土防冻剂等。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2O3、Fe2O3、SiO2等杂质)制备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31%的稀盐酸730g,需要36.5%的浓盐酸 g。
(2)酸溶时碳酸钙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I的成分主要为 ,滤渣Ⅱ中含有AI(OH)3和
(4)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操作【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
、过滤。
(5)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中和稍过量的石灰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的化学式为DE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9分)
15.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四、计算题。(共5分)
16.现有一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取13.9g样品溶于水,配成104.4g溶液,此溶液与100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液。请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