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06 22: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嗜好音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一段看似与“讽谏”无关,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有何不同?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与徐公孰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客妻 感彩是由衷热情地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畏怯、顺从,所以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与徐公孰美? 感彩是礼貌、尊重,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这是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
客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皆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生活
小事 国家
大事 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威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蔽甚矣 受
蔽 推及 邹忌是怎样用委婉的方式劝谏齐王除弊纳谏的? 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切身经历类比设喻,以小比大,以家喻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说服力强,易于接受。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廷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如何?成效怎样? ①态度是“曰善”;措施是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②结果是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分析人物形象邹忌齐王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士。知错能改、胸怀宽广、从谏如流的明君。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