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1: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水稻(  )
A. 开了花 B. 贮存了有机养料
C. 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 D.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素有“水果之王”之称的草莓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草莓生长良好时,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这种繁殖方式是(  )
A. 种子繁殖 B. 有性生殖 C. 植物嫁接 D. 无性生殖
将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成活的蟹爪兰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 蟹爪兰作为砧木
C. 放在黑暗、干燥的地方培养 D. 属于有性生殖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
①卵→若虫→成虫 ②卵→幼虫→蛹→成虫 ③完全变态 ④不完全变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今年上半年,云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因此某地农田蝗虫数量增多。下列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 蟋蟀 B. 家蚕 C. 菜粉蝶 D. 果蝇
现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B. 传染病的流行
C.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 人类的大量捕杀
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性生殖
B. 体内受精
C. 受精卵体外发育
D. 变态发育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下列有关鸟卵和爱护鸟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描述了鸟的育雏行为
B. 鸟卵中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 卵白、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⑦ D. ①③⑥⑦
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现的现象相同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
C.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D. 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
指纹解锁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一个实例。研究显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指纹也只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指纹是人体的一种性状 B. 指纹的特征因人而异
C. 指纹的形成主要由基因控制 D. 指纹的形成不受环境影响
同一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为相对性状。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 B. 人的体重与身高
C. 豌豆的红花与白花 D. 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
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 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性状的基因
C. 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 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人的耳郭上的细胞里含有23对染色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耳郭上的每一个细胞里含有46个DNA
B. DNA分子中所有的DNA片段都是基因
C.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 23对染色体位于细胞核里
亮亮、兰兰是亲兄妹,亮亮长得像妈妈,兰兰长得像爸爸,他俩的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
A. 亮亮全部来自母亲
B. 兰兰全部来自父亲
C. 每人都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D. 随机不确定
下表为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类 狗 人 黑猩猩 小鼠 猫 玉米 洋葱
染色体数 39对 23对 24对 20对 19对 10对 8对
A.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B. 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
C. 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大小都是一样的
D. 人体细胞中多或少一条染色体不会影响健康
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  )
A. 30对、30对 B. 15对、30条 C. 30条、30条 D. 30条、30对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 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形性状
C.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 隐形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孩子患病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
A. 25%、Ee B. 50%、Ee C. 25%、ee D. 50%、ee
科学家将极地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使水稻也具有抗冻的特性。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
A. 形态结构 B. 繁殖方式 C. 营养成分 D. 遗传物质
遗传病不仅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不幸,还会降低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下列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进行婚前检查 B. 开展遗传咨询 C. 禁止近亲结婚 D. 加强体育锻炼
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要人的受精卵DNA中含有“TDF”基因,该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你推测“TDF”基因应该位于(  )上。
A. 常染色体 B. X染色体 C. Y染色体 D. 所有染色体
人口专家预测,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会更加严峻。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 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 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 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 22条+X、22条+X B. 22条+Y、22条+Y
C. 22条+X、22条+Y D. 22条+Y、22条+X
小明是一个性格开朗但患有白化病的男孩,他的父母均表现正常,他父母亲得到全面放开“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后,准备再生一个小孩,则他父母亲想再生育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是(  )
A. 37.5% B. 25% C. 50% D. 10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
在我们熟悉的小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中,小爱迪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鸡的受精卵在母体上继续发育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含细胞核,受精后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重要结构是 ______ ,胎发育所需的氧气是由[ ______ ](填序号) ______ 提供的。
(2)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是[①] ______ 。
(3)保护卵的内部结构的是 ______ 。
(4)未受精的鸡卵中包含有一个卵细胞,其中卵黄膜相当于这个细胞的 ______ 。
(5)每年的四五月中有一周是爱鸟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保护鸟类的活动中来: ______ 。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 ______ .
(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______ .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______ .
(4)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方式属于 ______ .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图为小华同学对自己家族中有无酒窝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 ______ .
(2)依据调查示意图中的哪对夫妻组合,能够迅速判断出显隐性性状? ______ .
(3)若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小华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
(4)如果小华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无酒窝的机率是 ______ .
如图是某夫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______ 和 ______ 。
(2)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看,图甲表示 ______ (填“男”或“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其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 ______ 。
(3)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染色体。
(4)理论上推算,这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______ 。
(5)若该对夫妇中,丈夫有耳垂(Dd),妻子无耳垂(dd),他们生了一个有耳垂的孩子,该孩子相关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1)“方形西瓜”的变异属于______的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会结出______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含糖量高、果实大,其根本原因是普通西瓜种子的______在太空条件下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______的变异。
(3)这两个材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在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做出的假设是 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______ ;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______ 。
③将两组的茎段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3)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 ______ 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 ______ 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
(5)与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相比,紫背天葵采用扦插处理的方法繁殖有哪些优点? ______ 、 ______ 。(请列举两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是因为存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故选:D。
本题考查生物的有性生殖的知识。有性生殖的关键在于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中基因组合的广泛变异能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随机组合的基因对物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但至少会增加少数个体在难以预料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存活的机会,从而对物种有利。
2.【答案】D
【解析】解:“草莓生长良好时,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是无性生殖。
故选:D。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3.【答案】A
【解析】解:嫁接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提高成活率,A正确;
B、将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蟹爪兰属于接穗,仙人属于砧木,B错误;
C、仙人掌生活在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嫁接后放置在有光和干燥的地方培养,C错误;
D、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D错误。
故选:A。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解答即可。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4.【答案】C
【解析】解: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下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取食桑叶,蜕皮吐丝结茧成蛹,最后变成成虫。
故选:C。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据此答题。
昆虫的发育中考时常为出现,和两栖动物的发育不同,注意区别。
5.【答案】A
【解析】解:蝗虫蝼蛄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家蚕、菜粉蝶、果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A。
昆虫发育的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中幼虫和成虫的不同特点。
6.【答案】B
【解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现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的原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因此传染病的流行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蛙类生存的原因方面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威胁蛙类生存的原因。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蝗虫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解答】
A.蝗虫和青蛙的生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而蝗虫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属于体内受精,B错误;
C.蝗虫和青蛙的受精卵都是体外发育,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中的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解:A、“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是鸟的育雏行为,A正确;
B、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胚盘,卵黄,卵黄膜共同构成卵细胞,B错误;
C、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C正确;
D、卵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D正确。
故选:B。
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特别注意卵细胞的组成:胚盘、卵黄、和卵黄膜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鸟类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卵有卵壳保护,鸟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
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卵有卵壳保护,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知识,以及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结合材料分析解答。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考查的重点的内容是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10.【答案】A
【解析】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BCD、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都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天下乌鸦一般黑”说明了生物的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因此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现的现象相同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故选: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
11.【答案】D
【解析】解:ABC、指纹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指纹是一种性状。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指纹也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人基因不同,导致不同的人指纹不同,故ABC正确
D、指纹的形成虽然主要受到遗传影响,但是也有环境因素(5%),当胎儿在母体内发育三至四个月时,指纹就已经形成,儿童在成长期间指纹会略有改变,直到青春期14岁左右时才会定型,故D错误
故选:D。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2.【答案】B
【解析】解:ACD、兔的白毛与黑毛、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都是同一性状毛色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ACD不符合题意;
B、人的体重与身高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故选:B。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3.【答案】B
【解析】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
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
故选: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遗传。
14.【答案】B
【解析】解:A、人的耳郭上的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23 对染色体,46个DNA 分子,A正确;
B、D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 DNA小 片段是基因,B错误;
CD、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CD正确。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此题考查了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
15.【答案】C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故选:C.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受精卵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
16.【答案】B
【解析】解:从表格中看出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含有 23对染色体,小鼠的染色体是20对。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如先天愚实际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不是一对儿是3条。故B正确。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人的体细胞的数目要一定要记住,考试中经常考到。
17.【答案】D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
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对.
故选:D.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18.【答案】C
【解析】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故不符合题意;
B、性状的显隐表现取决于亲本传给子代的基因组合,未必出现频率高的就是显性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故符合题意;
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9.【答案】B
【解析】解:“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所生孩子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的基因型是Ee:ee,各占50%.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Ee)的概率是50%,基因组成是Ee。
故选:B。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2)“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则表现正常的基因组成是ee,患病者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0.【答案】D
【解析】解:转基因生物是指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新类型(或新品种)生物。因此科学家将极地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使水稻也具有抗冻的特性,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基因),从而改变了水稻的性状。
故选:D。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
21.【答案】D
【解析】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婚后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还能导致胎儿畸形,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我们应该采取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积极的措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加强体育锻炼不是预防遗传病的措施。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预防遗传病的一般措施,思考解答。
理解近亲结婚后代发生遗传病的机会增大,掌握预防遗传病的一般措施。
22.【答案】C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及TDF基因随性染色体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只有这个“TDF”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才会出现“只要人的受精卵DNA中含有“TDF”基因,该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的情况。
故选:C。
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是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是男性。
用遗传图解来解题,会有一目了然的效果,常会使一些较难的题迎刃而解。
23.【答案】B
【解析】解:A、性染色体是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人类的性染色体是X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A正确。
B、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B错误。
C、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C正确。
D、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正确。
故选:B。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
人的性别决定是XY型,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
24.【答案】D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因此,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条+Y、22条+X。
故选:D。
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遗传的过程。
25.【答案】A
【解析】解: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表明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假设肤色正常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患白化病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父母遗传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这对表现正常夫妻的基因组成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
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75%×50%═37.5%。
故选:A。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6.【答案】胚盘 ④ 气室 卵黄 卵壳、卵壳膜 细胞膜 做爱鸟、护鸟的小卫士
【解析】解:(1)②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④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2)①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3)卵壳、卵壳膜的作用是保护卵细胞;
(4)卵黄膜起保护作用,未受精的鸡卵中包含有一个细胞,其中卵黄膜相当于这个细胞的细胞膜.
(5)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爱鸟、护鸟的小卫士!
故答案为:(1)胚盘;④;气室;
(2)卵黄;
(3)卵壳、卵壳膜;
(4)细胞膜;
(5)做爱鸟、护鸟的小卫士(合理即可)
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黄、②胚盘、③卵白、④气室、⑤卵黄系带、⑥卵壳、⑦卵壳膜。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7.【答案】变异;3对+XY;长翅;完全变态发育;基因和环境
【解析】解:(1)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白眼雄性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6+XY或3对+XY.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图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如图:
(4)果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变异;
(2)3对+XY;
(3)长翅;
(4)完全变态发育;
(5)基因和环境
(1)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8.【答案】相对性状;外公和外婆;bb;50%
【解析】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组相对性状.
(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在图中可以看出,外公和外婆都为有酒窝,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无酒窝,说明无酒窝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外公和外婆体内没有表现,被隐藏了.
(3)小华为无酒窝,属于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即bb.而爸爸为有酒窝,其基因组成可能为BB或Bb.但小华的b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
(4)小华的父亲基因组成为Bb,产生的精子基因是B或b.小华的母亲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bb,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b.其后代有两种类型,即Bb或bb.遗传图解如图:
小华的父亲产生的精子的基因为B或b.小华的母亲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bb,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b.其后代有两种类型,即Bb或bb.其中无酒窝即bb的概率为50%.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2)外公和外婆
(3)bb
(4)50%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9.【答案】DNA 蛋白质 女 XX Y 50% Dd
【解析】解:(1)在图中很明显地就能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性染色体是XX,甲图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23条。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其性染色体为XY,因此乙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
(3)(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理论上推算,这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50%。
(5)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结合成受精卵又是随机的。人的有耳垂由显性基因D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d控制,一对夫妇,丈夫有耳垂(Dd),妻子无耳垂(dd)。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有耳垂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无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
故答案为:
(1)DNA;蛋白质
(2)女;XX
(3)Y
(4)50%
(5)Dd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过程和基因显性与隐性。
30.【答案】不可遗传;圆;基因;可遗传;基因;环境
【解析】解:(1)“方形西瓜”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会结出圆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含糖量高、果实大,其根本原因是普通西瓜种子的基因在太空条件下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这两个材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不可遗传;圆
(2)基因;可遗传
(3)基因;环境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31.【答案】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水平切口 斜向切口 A B 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繁殖速度快等
【解析】解:(1)假设要紧扣实验的问题,可以两方面假设,即: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或茎段下方的切口水平的更容易成活。
(2)这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也可反过来,即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
(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A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B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
(5)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
故答案为:(1)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2)水平切口; 斜向切口;
(4)A; B;
(5)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合理即可)。
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的成活率高。
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扦插的繁殖方法,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