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1: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的益处有(  )
①繁殖速度快
②后代性状均匀一致
③引起品种的退化
④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的植株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  )
A. 亲代是否有区别 B.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C. 是否用茎繁殖 D. 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
A. 形态结构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身体较大 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青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  )
A. 卵→胚胎→幼蛙→成蛙 B. 卵→胚胎→蝌蚪→成蛙
C. 受精卵→蝌蚪→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生殖必须在水中进行
B. 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生活
D. 以上答案全对
某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实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这个事实说明(  )
A. 农药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B. 青蛙对农田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
C. 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D. 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过程
鸟类的生殖方式是(  )
A. 体外受精 卵生 B. 体外受精 胎生 C. 体内受精 卵生 D. 体内受精 胎生
鸟 类的孵卵行为说明鸟类的体温特点是(  )
A. 孵卵与体温无关 B. 高而恒定的
C. 高而不恒定的 D. 变温的
某地农林虫害和鼠害严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农药用量少 B. 农药喷洒不及时
C. 害虫、鼠类繁殖快 D. 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下列对DNA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C. DNA分子是直线形的,分子很大
D. 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但里面没有遗传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  )
A. 豌豆花有红色和白色 B. 人的肤色有黄色和白色
C. 机器人的体积有大有小 D. 人的头发有直发和卷发
转基因鼠说明了(  )
A.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 DNA是遗传物质
C.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D. 鼠的基因排序不稳定
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
A. 精子 B. 卵细胞 C. 精子和卵细胞 D. 体细胞
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它的叶片细胞、根毛细胞、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A. 20,20,10 B. 20,20,20 C. 10,20,20 D. 10,10,20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C. 在卵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 D. 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亲代的性状能够传给子代是由于亲代(  )
A. 直接把性状传给子代
B. 把所有细胞内的结构复制一份传给了子代
C. 把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代
D. 把DNA传给了子代
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H、h、Hh B. h、H、h、Hh C. H、h、HhH D. H、h、HhHh
如果一株红果番茄的花(RR),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rr),那么在红果番茄上结的果是(  )
A. 红色 B. 黄色
C. 红黄相间 D. 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
下列的变异中,可遗传的是(  )
A. 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 B. 玉米地里常出现个别白花苗
C. 举重运动员粗壮的手臂 D. 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
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
A. 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 牛和羊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 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 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和______差异很大,称这种发育过程为______。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为______。
(2)D、E显示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属于______生殖,F图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
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主要是由两种成分组成,图1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______,②表示______。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______存在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______,据图示判断,此人性别为______(填“男”或“女”)性。
(3)具有如图2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合并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______。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条常染色体和1条______性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你给出的建议是______。
如图是生男生女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染色体组成:① ______ ;② ______ ;④ ______ 。
(2)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比例为1:1,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 ______ 。
(3)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 ______ ,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 ______ 。
马铃薯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按皮色分为红皮和白皮品种,按块茎的成熟期分有早熟和晚熟品种,按形状分有圆形和椭圆形品种等。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描述了马铃薯的多种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 ______ 控制的。
(2)如图是某农科所用太空处理的黄肉马铃薯品种进行自花传粉获得的紫肉马铃薯新品种的遗传简图。马铃薯的黄肉对紫肉是一对 ______ ,根据结果分析 ______ 是显性性状,子代紫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3)将紫肉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可以迅速扩大新品种的繁殖量并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______ 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繁殖可以保持亲本的原有性状,繁殖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B正确。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的优点。无性生殖的优点有:①有利于植物快速、大量繁殖;②有利于保持优良的品种;③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无性生殖优点和缺点。
2.【答案】D
【解析】解:(1)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
无性生殖主要有:1、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子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生物(分裂即生殖);2、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水螅和酵母菌。3、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常见于低等植物和真菌。4、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见于高等植物。除此之外,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也属于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故选:D。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的新个体,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判断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还是无性看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各自的优缺点.
3.【答案】D
【解析】解: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若虫身体较小,没有翅膀,不会飞,生殖器官没有成熟等。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蝗虫的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蝗虫的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4.【答案】D
【解析】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
故选:D。
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时期,为变态发育,蝌蚪用鳃进行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青蛙的生殖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
5.【答案】D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实践证明,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可见ABC的说法都正确。
故选:D。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较为琐碎,需细心理解。
6.【答案】C
【解析】解: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不仅杀灭了害虫,也把其天敌杀死了,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害虫中某些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会大量繁殖,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使用农药,因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畜的健康。于是人们开始探索防治害虫的新途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有些动物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它们可以对害虫的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青蛙常以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蚱蜢、黏虫等为食。它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故选:C。
此题考查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
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能将害虫的数量降低到较低水平,保护有益动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7.【答案】C
【解析】解: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体外发育。其生殖发育不需要水。
故选:C。
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其生殖发育不需要水。
鸟类能产大型硬壳卵,具有孵卵育雏行为是其比爬行类高等之处的表现。
8.【答案】B
【解析】解:鸟类的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就强,能释放较多的能量,满足鸟类飞行的需要,同时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其次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有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外鸟类还有较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如气囊的散热作用以及羽毛的保温作用等,都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不变。因此鸟类的孵卵行为说明鸟类的体温特点是高而恒定的。
故选B
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鸟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以后在鸟的体温或人工孵化箱的恒温条件下,胚胎继续发育,最后雏鸟破壳而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鸟类体温高而恒定的原因。
9.【答案】D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网捕鸟类、排放工业三废、臭氧层破坏等,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减少,因此降低了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0.【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B、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故此选项是正确的;
C、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故此选项不正确;
D、DNA上有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性状。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三者的概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双螺旋结构,上面有遗传片段---基因。
11.【答案】C
【解析】解:ABD、“豌豆花有红色和白色”、“人的肤色有黄色和白色”、“人的头发有直发和卷发”,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ABD正确;
C、机器人不是生物,因此“机器人的体积有大有小”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正确.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2.【答案】A
【解析】解:实验结果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超级鼠,原有的未转入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是普通鼠;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由此证明: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故选:A。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是这样的:在雌雄小鼠交配后,要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3.【答案】C
【解析】解: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选:C。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14.【答案】A
【解析】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受精卵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花粉细胞是生殖细胞,一般情况下,一个花粉粒中包括两个精子。玉米的体细胞中有 20条染色体,它的叶片细胞、根毛细胞、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20条,20条,10条。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条,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N条,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为2N条。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2:1:2.花粉粒细胞是生殖细胞。
15.【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故A错误.
B、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其上面有许多个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即具有许多个决定某个生物性状的基因.故B正确.
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在卵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故C错误.
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其上面有许多个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即具有许多个决定某个生物性状的基因.故D错误.
故选:B
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16.【答案】C
【解析】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DNA上的基因控制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体细胞分裂成生殖细胞,所以生殖细胞是由亲本父母双方体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各含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通过两者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子代新生命诞生),由此亲本的遗传物质就成为了子代受精卵细胞的一部分,将来控制子代性状。所以后代的体细胞中就具有了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亲代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也就随着染色体传给了后代。因此,亲代的性状能够传给子代是由于亲代把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子代;
故选:C。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遗传物质基因的传递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推断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7.【答案】A
【解析】解:父亲的基因型是HH,母亲的基因型是hh,如图能形成精子的细胞经H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子“H“,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卵细胞“h“,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Hh”的过程叫受精。 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H来自父方,另一条h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H、h、Hh.
故选:A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生殖细胞、受精卵和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是1:2:2.解答时可以从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受精的概念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18.【答案】A
【解析】解: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时,才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红果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果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其红色果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黄色果的基因是aa,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rr)授到红色番茄(RR)的柱头上,所结果实的果肉基因组成仍然是AA,果皮的颜色也仍然是红色,但是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发生了变化:其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来自于黄色番茄的花粉和红色番茄花的胚珠,即Aa.其遗传图解如下:
因为结的果都为 Rr,而红果为显性R,所以就全为红色。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解答此题,要搞清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解答此题时,关键要注意果实的果皮仍然是由母本的细胞发育成的,其基因组成与母本是相同的。但是种子的基因组成是发生了变化的,在这里,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
19.【答案】B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举重运动员粗壮的手臂、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都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玉米地里常出现个别白花苗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变异类型。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变异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20.【答案】C
【解析】解: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A.牛和羊新陈代谢方式与性状无关.所以不符合题意.
B..牛和羊消化功能与性状无关.所以也不符合题意.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决定肉质的基因不同.所以牛和羊的肉质不同,符合题意.
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不能决定牛和羊的性状.所以也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牛肉是牛细胞内的决定牛肉的基因控制的,羊肉是羊细胞内的决定羊肉的基因控制的.
本题考查牛和羊的肉质这一性状,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基因控制不同的形状.牛肉是牛细胞内的决定牛肉的基因控制的,羊肉是羊细胞内的决定羊肉的基因控制的.
21.【答案】受精卵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卵生 胎生 无性 形成层
【解析】解:(1)图A是蝗虫发育过程,B是家蚕发育过程,C是青蛙发育过程,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图D是鸟卵,E是胎儿发育过程。由图可见: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人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3)F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
故答案为:(1)受精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2)卵生;胎生
(3)无性;形成层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菜粉蝶等。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蝗虫等。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22.【答案】DNA 蛋白质 成对 47 21号染色体有三条 女 越高 23 X 适龄生育或者产前检查
【解析】解:(1)染色体的结构如图:
和图1对照可知,图1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DNA,②表示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成对存在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7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图2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大小相同,为XX染色体,所以此人性别为女(填“男”或“女”)性。
(3)“具有如图2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合并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越高。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3条常染色体和1条X性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越高,因此“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给出的建议是适龄生育或者产前检查。
故答案为:(1)DNA;蛋白质;成对;
(2)47;21号染色体有三条;女;
(3)①越高;②23;X; ③适龄生育或者产前检查。
(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4)图1染色体的组成,其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图2是女性染色体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识图。
23.【答案】22条+Y 22条+X 44条+XY 均等 母亲 父亲
【解析】解:(1)(2)(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图中①22条+Y,②22条+X,③22条+X,④44条+XY,⑤44条+XX,生男生女的几率是相等的,都是50%。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 XY,其中X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
故答案为:(1)22条+Y; 22条+X;44条+XY
(2)均等
(3)母亲;父亲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对性状的概念以及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的表现关系。
24.【答案】基因 相对性状 黄肉 aa 无性
【解析】解:(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述材料中描述了马铃薯的多种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根据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根据结果分析黄肉是显性性状,紫肉马铃薯子代紫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aa。
(3)将紫肉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基因;
(2)相对性状;黄肉;aa;
(3)无性。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确定方法。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