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12: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
下列所示为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其中属于嫁接的是(  )
A. B.
C. D.
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突起产生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  )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有性生殖
桃子的食用部分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 胚珠 B. 子房 C. 珠被 D. 子房壁
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下列哪个环节受到影响(  )
A. 开花 B. 传粉 C. 受精 D. 结果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曾以“养蚕巢丝”著称于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 蚕丝产生于蛹期
C. 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 D.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B. 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C. 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受精
D. 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科学家将甲伞藻的假根(含细胞核)切下,将乙伞藻的柄切下,然后将乙伞藻的柄移接到甲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一“移接体”长出的帽是(  )
A. 像甲(伞型帽) B. 像乙(菊花型帽 )
C. 甲与乙综合 D. 无法确定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基因--→染色体--→DNA B. 基因--→DNA--→染色体
C. DNA--→染色体--→基因 D. DNA--→基因--→染色体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左利手与人的右利手
②猫的白毛与猫的蓝眼
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已知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他们的第一胎孩子为单眼皮。从理论上推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
我国的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的(  )
A. 后代都是聋哑患者 B. 后代得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 后代成活率很低 D. 后代得传染病的机会增加
下列各项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色盲 B. 新冠肺炎 C. 痢疾 D. 流感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出生就有的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C. 正常的父母,也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
D. 遗传物质改变可引起遗传病
下列各项变异中不能遗传的是(  )
A. 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果实粒大饱满
B. 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
C.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D.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
新鲜的蔬菜鲜嫩好吃,但较难保鲜,所以有些新鲜的蔬菜常被加工成腌制品或干品.采用这种方法保存的主要原理是(  )
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②除去蔬菜中的全部微生物
③破坏微生物生活的环境④让蔬菜腐烂的速度减慢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生活中常出现物品被破坏现象,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作用引起的(  )
A. 食物腐败 B. 面粉发酵 C. 泡菜的制作 D. 塑料老化
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是大肠杆菌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叫(  )
A. 仿生学 B. 发酵 C. 克隆 D. 转基因技术
在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如果甲是黑毛的公羊,乙、丙都是白毛的母羊,那么克隆羊的特征是(  )
A. 黑毛公羊 B. 黑毛的公羊或者母羊
C. 白毛母羊 D. 白毛的公羊或母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技术将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 利用生物技术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 生物技术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D. 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B. 不打针,不吃药即是健康
C. 心理健康的人的才是真正的健康
D. 健康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结构是[ ______ ],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由[ ______ ]和[ ______ ]供给的(填写序号)。
(2)从鸟卵的结构分析,它是对 ______ 环境的适应。
(3)刚孵化出的小鸡属于 ______ (选填“早成鸟”或“晚成鸟”)。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1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2 )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______受到损伤。
(3 )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______;若疫苗研制成功,对部分人进行预防接种属于______。
(4 )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____性免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A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B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
C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应属于嫁接.
D是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嫁接.解答时可以从嫁接的概念、无性繁殖的方式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嫁接的概念.
2.【答案】A
【解析】解:出芽生殖,即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芽体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母细胞形成芽体的部位,由于水解酶对细胞壁多糖的分解,使细胞壁变薄。大量新细胞物质--核物质(染色体)和细胞质等在芽体起始部位上堆积,使芽体逐步长大。当芽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它与母细胞相连部位形成了一块隔壁。隔壁的成分是由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构成的复合物。最后,母细胞与子细胞在隔壁处分离。于是,在母细胞上就留下一个芽痕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因此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突起产生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出芽生殖。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酵母菌的生殖方式。解答时可以从酵母菌的生殖方式特点、种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3.【答案】D
【解析】解:桃花受粉后,各部分将发育成:
果实
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果皮部分.
故选:D
桃子的食用部分是桃肉,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实的果皮.
本题考查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4.【答案】B
【解析】解:许多植物具有艳丽的花冠、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借此招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帮助它们传粉,也有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风力等的协助才能传粉,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因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因此,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花的传粉和受精,植物开花后,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就会导致减产。
5.【答案】B
【解析】解:A、家蚕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是有性生殖方式,A正确;
B、家蚕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蚕丝产生于幼虫时期,B不正确;
C、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C正确;
D、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是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春蚕的发育过程包括,为完全变态发育。因此“春蚕吐丝”这一现象发生在家蚕的幼虫时期。
6.【答案】D
【解析】解: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A正确;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变化很大,是变态发育,B正确。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C正确。
D、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D错误。
故选:D。
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7.【答案】A
【解析】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而不同。由题意知:该实验嫁接的部位是伞柄,所以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嫁接后保留伞藻的遗传物质,伞藻的帽呈伞形,像甲。
故选:A。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藻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而不同,才、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8.【答案】B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选项A、C、D的表示均是不正确的.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9.【答案】C
【解析】解:①人的左利手与人的右利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⑥番茄和月季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C。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0.【答案】C
【解析】解:人的双眼皮为显性基因控制(A),单眼皮为隐性基因控制(a),因此一个单眼皮小孩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男孩的父亲,一个a一定来自男孩的母亲,而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一定含有显性基因A.因此一个单眼皮小孩的父母都是双眼皮,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单眼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75%。
故选:C。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1.【答案】B
【解析】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答时可以从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危害等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
12.【答案】A
【解析】解:A、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色盲、先天性智力障碍等。正确;
B、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错误;
C、痢疾是由于痢疾杆菌引起的引起,不是遗传病。错误;
D、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错误;
故选:A。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色盲,血友病等。
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应结合着遗传病的概念理解。
13.【答案】B
【解析】解:A、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一出生就患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A正确;
B、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B错误;
C、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正常的父母,也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C正确;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D正确。
故选:B。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掌握遗传病的概念,了解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即可解答本题。
14.【答案】A
【解析】解:A、“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果实粒大饱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不能遗传,A正确;
BCD、“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能够遗传而不是不能遗传的,BCD不正确.
故选:A.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5.【答案】D
【解析】解: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有些新鲜的蔬菜常被加工成腌制品或干品,减少了蔬菜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延长了蔬菜的保存时间。
故选:D。
本题考查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明确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16.【答案】D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食物腐败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面粉发酵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而塑料老化是化学现象,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很多食品和药品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7.【答案】D
【解析】解: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故选:D。
本题重点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本题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范围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8.【答案】A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甲羊提供细胞核。因此克隆羊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甲黑毛的公羊的细胞核。具有黑毛的公羊的全部遗传物质,所以克隆出的特征是黑毛公羊。
故选: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发育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克隆羊的细胞核内具有供核羊的全部遗传物质。
19.【答案】A
【解析】解:A、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如在人体器官移植、污水净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
B、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B错误
C、广义的克隆包括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利羊、嫁接等,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等生物技术克隆后代;C错误
D、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工夫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时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的损害,D错误
故选:A。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关键理解克隆的原理、过程,正确看待生物技术,不能盲目的应用.
20.【答案】D
【解析】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故选:D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1.【答案】② ① ⑤ 陆地 晚成鸟
【解析】解:(1)②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①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和水分。⑤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2)鸟卵的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减少水分的丢失,是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3)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就叫做晚成雏。
故答案为:(1)②;①;⑤;(2)陆地;(3)晚成鸟
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白,②胚盘,③气室,④卵黄系带,⑤卵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2.【答案】遗传物质 肺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
【解析】解:(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肺受到损伤。
(3)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将新型冠状肺炎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3个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现在对部分人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已康复的非典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不会再患该病,但还可能患其它传染病,因此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 )遗传物质
( 2 )肺
( 3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 4 )特异(或后天)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