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泸州十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 嫁接 B. 分根 C. 扦插 D. 杂交
下列哪一项属于有性生殖( )
A. 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 B. 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C. 鸟卵孵化出小鸟 D. 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
A. 酸味的 B. 甜味的
C. 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D. 酸甜适中
人们常说“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发育过程的哪个时期( )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 不完全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变态发育 D.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
A. 筑巢 B. 育雏 C. 求偶 D. 交配
下列关于“鸟卵”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
B. 一枚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
C. 鸟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降低,胚胎就暂时停止了发育
D. 鸟卵孵化为雏鸟所需养料等由亲鸟提供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
A. 适应 B. 遗传 C. 生殖 D. 变异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 蛋白质 B. DNA C. 蛋白质和RNA D. 蛋白质和DNA
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白细胞 D. 上皮细胞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卷舌和单眼皮 B. 兔的白毛和猪的黑毛
C. 番茄的红果和香蕉的黄果 D.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 染色体 B. DNA C. 基因 D. 细胞核
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中表现,原因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 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性状的基因
C. 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 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决定后代性别的时期是( )
A. 胎儿发育时 B. 胎儿出生时
C. 受精作用发生时 D. 受精卵分裂过程中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人的性状( )
①皮肤的颜色②眼皮的单双③头发的长短④耳垂的有无⑤衣服的大小.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小明小红是亲兄妹,小明长得像父亲,小红长得像母亲,他俩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
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来自父方的多,来自母方的少
C. 来自母方的多,来自父方的少
D. 小明主要来自父方,小红主要来自母方
已知一个未受精的鸭蛋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0条,那么生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 20条 B. 40条 C. 60条 D. 80条
人的有耳垂是一种显性性状,一对夫妇都是有耳垂的,若生育两个子女,则其所生子女的性状是( )
A. 全部有耳垂 B. 全部无耳垂
C. 一个有耳垂,一个无耳垂 D. 以上都有可能
下列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1:1
B. “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1:2
C. “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2:1
D. “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3:1
决定有耳垂的基因(B)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b)为显性,李红有耳垂,她的体细胞内的基因组可能是( )
A. BB B. Bb C. bb D. BB或Bb
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A. 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 aa和aa
如果父方、母方的基因都为Aa,那么他们的下一代中出现aa基因的可能性为( )
A. 25% B. 50% C. 75% D. 100%
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条+X B. 22条+Y
C. 22条+X或22条+Y D. 22对+X或22对+Y
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区有一个“傻子村”.该村了傻子特别多,而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傻子村”是怎样造成的( )
A. 生活水平低 B. 该地区水土不养人
C. 教育水平落后 D. 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______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2)①称为______,②称为______。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如图为鸟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1] ______ 具有保护鸟卵的作用;[2] ______ 起固定卵黄和减震的作用;
(2)[5] ______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料;[7] ______ 内有空气,可以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氧气。
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______存在的,DNA分子也是______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______,它也是______存在的。
(2)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d表示的结构是______,c表示的结构是______。
如图是某个白化病的家族图谱。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而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从而使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的遗传病。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 ______ 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2)人的皮肤正常和皮肤白化病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这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 .
(3)图中第一代1、2个体的肤色都是正常的,第二代中5号个体出现了白化病,可推知第一代1、2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
(4)经基因检测,发现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与5号个体婚配后的子代7号个体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______ .
(5)第三代7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 ______ (5或6).
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花生果实有大小品种,即使就是大花生也有大小之分,于是他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论证,分别仔细选出5粒大花生和5粒小花生,进行测量,统计数据,见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1 2 3 4 5 平均值
大花生 23.5mm 22.8mm 23.1mm 23.1mm 23mm
小花生 9.2mm 8.8mm 9.1mm 8.9mm 9.2mm
( 1)他们提出的假设是______。
(2)请你计算大花生的长度的平均值______。
(3)该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
(4)选出一粒非常饱满的大花生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花生都是大花生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作答。
关键是了解扦插的知识,掌握常见的适合用扦插技术繁殖的植物的例子,分析诗句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2.【答案】C
【解析】解: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它的繁殖过程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了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雌、雄鸟交配后产卵,鸟卵再孵化出小鸟,生殖过程中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仙人球的嫁接,是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C。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营养繁殖。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区别两种生殖方式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答案】B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水蜜桃的枝是接穗,因此这个枝条将来所结果实的味道应该和接穗的一样,是甜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嫁接的知识,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作答。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又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4.【答案】C
【解析】解: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春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的发育过程。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关于昆虫的发育过程是中考的重点,可结合者常见的几种昆虫的发育进行比较理解掌握。
5.【答案】D
【解析】解: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6.【答案】D
【解析】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D。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7.【答案】A
【解析】解: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这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
故选:A。
根据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可知是鸟类繁殖行为中的占区和筑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
8.【答案】C
【解析】解:A、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故A错误;
B、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而不是一枚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故B错误;
C、鸟卵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鸟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降低,胚胎就暂时停止了发育,故B错误;
D、鸟卵孵化为雏鸟所需养料等由卵黄提供,故D错误。
故选:C。
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卵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是经常考查到的内容,同学们可结合图形进行掌握。
9.【答案】B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选:B。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间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
10.【答案】D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
11.【答案】A
【解析】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体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不成对的。
故选:A。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此题考查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12.【答案】D
【解析】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卷舌和单眼皮,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兔的白毛和猪的黑毛和番茄的红果和香蕉的黄果,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3.【答案】C
【解析】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个染色体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DNA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B、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上的DNA,而DNA是由基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故符合题意。
D、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这些遗传物质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答时可以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方面来切入。
要注意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四者的大小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基因,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14.【答案】B
【解析】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
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
故选: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遗传。
15.【答案】C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解中看出: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决定后代性别的时期是受精作用发生时。
故选:C。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性别遗传。
16.【答案】A
【解析】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①皮肤的颜色、②眼皮的单双、④耳垂的有无,这些属于形态特征。③头发的长短是头发的生长现象,不是性状;⑤衣服不是生物,因此⑤衣服的大小不是性状。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7.【答案】A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故选:A。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受精卵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
18.【答案】D
【解析】解:生物体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生物体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一个未受精的鸭蛋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0条,那么生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0条(40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首先明确染色体的概念。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考查的重点,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19.【答案】D
【解析】解:人的有耳垂是一种显性性状,一对夫妇都是有耳垂的,假设有耳垂的基因是A,则无耳垂基因是a,因此这对夫妇都是有耳垂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若父母基因组成都是AA,或AA和Aa,子女一定是有耳垂,若是Aa和Aa,则子女有耳垂或无耳垂,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D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0.【答案】A
【解析】解: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即“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1:1。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该题考查了人类的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
21.【答案】D
【解析】解: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B)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b)为显性,李红有耳垂,这一性状是显性性状。有显性基因控制。因此,李红有耳垂,她的体细胞内的基因组可能是BB或者Bb.无耳垂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bb。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控制性状。解答时可以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学生容易错为A或B,还有可能错为BB和Bb.
22.【答案】C
【解析】解: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又由于此夫妇正常,因此必有显性基因A,故此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
故选:C。
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此题可用遗传图解来回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23.【答案】A
【解析】解: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如果夫妻双方基因组成均为Bb,他们所生子女AA、Aa的可能性是75%.aa的可能性是25%.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解答时可以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答案】C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精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Y或22条+X.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即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22条+X。
25.【答案】D
【解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以前,我国某些偏僻的农村近亲结婚现象较普遍,后代患有先天愚型遗传病的多,甚至形成“傻子村”。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亲结婚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近亲的范围、危害、预防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
26.【答案】嫁接 无性 接穗 砧木 形成层
【解析】解:如图是嫁接技术的应用,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①叫接穗,被接的植物②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
故答案为:(1)嫁接;无性;(2)接穗;砧木;形成层。
此题考查的是嫁接的知识,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答题。
掌握嫁接的知识,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27.【答案】卵壳 卵黄系带 卵白 气室
【解析】解:(1)1卵壳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2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和减轻震荡的作用。
(2)5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7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故答案为:(1)卵壳;卵黄系带;
(2)卵白;气室。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4胚盘,1卵壳,2系带,9卵黄膜,3卵黄,7气室,5卵白,6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8.【答案】(1)成对;成对;基因;成对
(2)染色体;DNA;蛋白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解答】
(1)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也成对存在。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基因,它也是成对的,分别位于成对的DNA分子上。
(2)图中a是染色体、d是DNA、c是蛋白质。
29.【答案】生殖细胞;相对性状;Aa;0;6
【解析】解:(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2)人的皮肤正常和皮肤白化病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这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3)“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因此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图中第一代1、2个体遗传给白化病5号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可推知第一代1、2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a.遗传图解如图1:.
(4)“经基因检测,发现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基因组成是AA,与5号个体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子代7号个体患白化病的概率是0.
(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3:.
从图3看出,男性的Y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因此“第三代7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6(5或6).
故答案为:(1)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2)相对性状
(3)Aa(或Aa、Aa)
(4)0
(5)6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的途径、相对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0.【答案】(1)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
(2)23.1mm
(3)没有随机取花生,数量太少
(4)不一定,有变异
【解析】解:(1)根据“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花生果实有大小品种,即使就是大花生也有大小之分”,因此可以提出的假设是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
(2)大花生的长度的平均值为:(23.5+22.8+23.1+23.1+23)÷5=23.1(mm)
(3)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的种子作样本。做实验要有充足的一定量的种子,10粒花生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不能说明一般性。
(4)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花生果实的大小是比较出来的,不光和选种有关,还和生长环境有关,况且还有基因突变的问题。只能说出大花生的概率更大。
故答案为:
(1)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
(2)23.1mm
(3)没有随机取花生,数量太少
(4)不一定,有变异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