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有句谚语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中描述了柳树的生长繁殖特点,在此其繁殖方式为( )
①有性生殖 ②无性生殖 ③扦插 ④嫁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列关于植物营养生殖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后代只具有母本的遗传特性 B. 可用于快速、大量繁殖植株
C. 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D. 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新植株,这是生物的无性生殖
B.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
C. 采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生产出无病毒植物
D. 要用大量的植物材料,才能培育出“试管苗”
生物的繁殖有多种方式,下列属于有性繁殖的是( )
A. 生姜用块茎培育幼苗 B. 富贵竹的茎放入水中长成新植株
C. 黄瓜用种子繁殖后代 D. 月季枝条插在地里长成新植株
每年春季合肥三十岗乡桃花盛开时,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观赏。下列关于桃树开花、传粉和受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桃树的花为两性花 B. 桃花完成受精后再传粉
C. 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 D. 桃花的重要结构是花蕊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动物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 有利于苍耳生长
C. 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 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该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沿线国家,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下列动物的发育方式与如图所示动物一致的是( )
A. 蝴蝶 B. 蝗虫 C. 蜜蜂 D. 家蚕
如图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局部),让人无限遐想。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B. 蝌蚪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
C. 蝌蚪与成蛙生活习性相似
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是( )
A. 体内受精,体内孵化 B. 体外受精,水中孵化
C. 体内受精,水中孵化 D. 体外受精,体内孵化
一些鸟类被人们称为农林卫士,这是因为它们是农林害虫的天敌。晚成鸟的亲鸟捕捉大量农林害虫的阶段是( )
A. 筑巢 B. 产卵 C. 孵卵 D. 育雏
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依次描述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
A. 变异 遗传 B. 遗传 变异 C. 遗传 遗传 D. 变异 变异
科学家选取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帽形的伞藻进行移接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除①后继续培养,该伞藻长出菊花形帽
B. 切除③后继续培养,该伞藻长出伞形帽
C. 将④移接到②上继续培养,移接体长出菊花形帽
D. 伞藻细胞核中具有控制性状的遗传信息
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成对的基因A、a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 若A基因来自母方,则a基因来自父方
C. 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
D. 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
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黑毛和卷毛 B. 人的A型血和B型血
C. 小麦的高杆和矮杆 D.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东北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图示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北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B. 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
C. 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D. 东北虎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
黑猩猩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与人相同,推测雌黑猩猩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A. XY B. XX C. Y D. X
先天愚型是由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导致的,通常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碍。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属于( )
A. 非遗传病 B. 遗传病 C. 传染病 D. 激素缺乏病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主要理由是( )
A. 不符合伦理道德标准 B. 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率高
C. 后代必患多种遗传病 D. 有损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
下列优生优育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禁止近亲结婚 B. 提倡遗传咨询
C. 提倡产前诊断 D. 提倡为孕妇做胎儿性别检查
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
A. 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
B. 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 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
D. 黑猫和白狗的体色有差异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B. 生物的变异一定都是可遗传的
C. 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
D. 没有可遗传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 生物的遗传 B. 生物的变异 C. 生物的生长 D. 生物的发育
人们常利用变异原理来选育新品种,下列方法不能选育新品种的是( )
A. 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 B.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培育的番茄
C. 利用宇宙射线培育的太空小麦 D. 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藕
生物能保持物种性状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
A. 遗传的特性 B. 变异的特性
C. 进化的特性 D. 自然选择的特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请将与鸟卵结构相对应功能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卵壳
②气室
③胚盘
④卵黄
⑤系带
A.保护作用
B.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C.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D.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E.发育成雏鸟的部位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
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为植物的嫁接,a、b分别为接穗和砧木。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是要将a和b的 ______ 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如果a是柿子树的枝条,b是枣树的树干,嫁接成功后,该枝条上所结出的果实为 ______ (填“柿子”或“枣”)。
(2)乙图所示为桃花的结构图。经传粉受精后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______ (填序号),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______ ,其种子中的胚是由 ______ 发育而来的。桃的这种生殖方式为 ______ 生殖。
(3)丙图所示为菜粉蝶的发育属于 ______ 发育(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菜粉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发育时期是 ______ (填字母)。
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的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2)③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______ 中,①上含特定的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______ ,它能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3)正常人体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 条染色体,其中有 ______ 对性染色体。
如图为李铭同学对自己家里的成员是否能卷舌的调查信息。请据图回答:
(1)父母都能卷舌,而李铭不能卷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能卷舌与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2)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李铭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李铭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3)自2015年10月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李铭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女孩的概率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了柳树的生殖方式为③扦插;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题中说的柳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扦插过程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②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亲本性状的稳定。
故选:C。
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方式,用营养器官茎做一定的处理插入土壤即可,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即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此方法应用很广
只要掌握了扦插的知识,结合诗句中的意思,即可正确答题。
2.【答案】D
【解析】解:无性生殖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由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其后代保持了母本的性状,有利于个体的快速增殖和生物种族的繁衍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而有性生殖使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征,具有更强的变异性,使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答案】D
【解析】解:A、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受季节影响小,B正确;
C、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健康的植株,C正确;
D、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所以成本不高,D错误。
故选:D。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可与有性生殖对比理解。
4.【答案】C
【解析】解:ABD、生姜薯用块茎培育幼苗、富贵竹的茎长成新植株、月季枝条插在地里长成新植株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BD不符合题意;C、种子的胚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黄瓜用种子繁殖后代是有性生殖,C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有性生殖是有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靠种子来繁殖等;而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如植物的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
熟练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常见的繁殖方式,并理解其原理。
5.【答案】B
【解析】解:A、桃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正确。
B、桃花完成传粉后再受精,错误。
C、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正确。
D、桃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正确。
故选:B。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只有子房将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解答】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解:家蚕的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和①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有关家蚕发育类型及发育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完全变态②④③①”。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四个选项中,蝴蝶、蜜蜂、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别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及实例。
9.【答案】D
【解析】解:A、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错误;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D、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D正确。
故选:D。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注意抱对不是交配,是为了提高卵的受精率。
10.【答案】B
【解析】解:青蛙、蟾蜍等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B。
青蛙、蟾蜍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11.【答案】D
【解析】在育雏阶段,亲鸟需要很多的食物来喂养雏鸟,所以处于育雏阶段的鸟类必须大量捕食才能满足雏鸟的需要,而大部分鸟类都是害虫的天敌,晚成鸟的亲鸟捕捉大量农林害虫的阶段是育雏。
故选:D。
鸟类的生殖行为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题目,较为简单。
12.【答案】B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
13.【答案】D
【解析】解:A、①是伞形伞藻的伞帽,伞藻的细胞核位于②假根内,所以切除后还会长出伞形的伞帽,A错误;
B、③是菊花形伞藻的伞帽,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内,所以切除后还会长出菊花形伞帽,B错误;
C、④是菊花形伞藻的伞柄,不含细胞核,由于移接到②伞形藻假根上,假根时有伞形藻的细胞核,因此长出伞形帽,C错误;
D、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伞帽形状由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D正确。
故选:D。
通过读图可知①是伞形伞藻的伞帽,伞藻的细胞核位于②假根内,③是菊花形伞藻的伞帽,④是菊花形伞藻的伞柄,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内.将菊花形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伞藻的假根上,嫁接后,菊花形伞柄上长出的是伞形帽;由此说明伞帽形状由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
要能够识记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也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14.【答案】C
【解析】解:A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图中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AD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A来自母方,则a一定来自父方,B正确;
C、一对染色体上有多对基因,C错误。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5.【答案】A
【解析】解:A、狗的卷毛和黑毛是狗毛的形状和颜色,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狗的卷毛和直毛,或狗的黑毛和白毛都是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BCD、人的A型血和B型血、小麦的高杆和矮杆、番茄的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6.【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A正确;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即19对,B错误;
C、图示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表示雄性,C正确;
D、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D正确。
故选:B。
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染色体的组成。
17.【答案】D
【解析】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黑猩猩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所以雌黑猩猩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
故选:D。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解答即可。
决定人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的性染色体,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8.【答案】B
【解析】先天性愚型患者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符合遗传病的定义:由于基因或染色体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这种疾病能够遗传。
故选:B。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可以从遗传病的概念、实例等方面来分析。特别注意近亲结婚的人其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19.【答案】B
【解析】解: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故选:B。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及原理。
20.【答案】D
【解析】解:A、禁止近亲结婚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A错误;
B、提倡遗传咨询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B错误;
C、提倡产前诊断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C错误;
D、性别检测属于违法行为,性别检测容易造成性别失衡,D正确。
故选:D。
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关键点: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21.【答案】A
【解析】解:A、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生物变异。正确。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同一个个体的颜色变化,因此不属于变异,不正确;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不正确;
D、黑猫和白狗不是同种动物,因此黑猫和白狗的体色不同不属于变异,不正确;
故选:A。
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
22.【答案】D
【解析】解:A、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错误;
B、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不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错误;
C、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不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没有可遗传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正确。
故选:D。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和变异的原因方面来切入.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23.【答案】B
【解析】解: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
故选:B。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关键是知道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24.【答案】D
【解析】解:AB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培育的番茄、利用宇宙射线培育的太空小麦,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藕,是环境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选:D。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2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遗传与变异。
【解答】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性状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由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所以每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基本相同,如“龙生龙,凤生凤”,使生物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26.【答案】A C E B D
【解析】解:鸡卵的结构如图:
卵壳、外层卵壳膜、内层卵壳膜的作用是保护卵细胞;
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能够固定卵细胞,还能减轻震动;
胚盘、卵黄、卵黄膜构成卵细胞.其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A;C;E;B;D。
根据鸟卵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分析解答.
鸟卵的结构和作用结合图形记忆能够印象深刻.
27.【答案】形成层 柿子 ④ 胚珠 受精卵 有性 完全变态 C
【解析】解:(1)甲图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时要使a接穗和b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幼虫如果a是柿子树的枝条,b是枣树的树干,嫁接成功后,该枝条上所结出的果实为柿子。
(2)经传粉受精后④子房能发育成果实,能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其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发育而来的。桃的这种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为有性生殖。
(3)菜粉蝶的发育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故答案为:(1)形成层;柿子
(2)④;胚珠;受精卵;有性
(3)完全变态;C
图中a接穗,b砧木,①花瓣,②柱头,③雄蕊,④子房,A成虫,B受精卵,C幼虫,D蛹。
掌握嫁接的知识、以及完全变态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DNA 蛋白质 染色体 细胞核 基因 46 1
【解析】解:(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可以说:基因是③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①DNA片段。染色体由①DNA和②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
(2))③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①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3)人类体细胞中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故答案为:(1)DNA;蛋白质;染色体;
(2)细胞核;基因;
(3)46;1。
图中,③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①DNA。据此回答。
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29.【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Aa aa 50%
【解析】解:(1)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父母都能卷舌,而子代出现了不能卷舌,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据图可知李铭不能卷舌,基因组成是aa,父母亲遗传给李铭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李铭父母亲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图2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李铭父母生育二孩为女孩的概率为50%。
故答案为:(1)变异;相对性状;
(2)Aa;aa;
(3)50%。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