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烟台素有“苹果之都”和“月季之乡”的美誉。繁育苹果和月季的方法通常是( )
A. 嫁接和扦插 B. 嫁接和压条
C. 组织培养和扦插 D. 杂交和组织培养
将新鲜的鸡蛋轻轻敲碎,倒在培养皿中观察。对卵黄上小白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小白点位于卵黄表面
B. 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 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 未受精卵的胚盘较小
“亲子鉴定”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么DNA来自血液成分的( )
A. 血浆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血清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
B. 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C. 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延长C时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D. 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它的幼体
正常情况下,冬季雷鸟的体色变成白色,以适应冬季多雪的环境,但是有一年不下雪,雷鸟的颜色也变成白色,这个事例说明( )
A. 雷鸟的毛色不能够稳定遗传 B. 基因对性状的表达起决定作用
C. 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 环境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根本因素
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B. 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蓝色眼睛性状是隐性性状
C. 图中3号的基因型是Dd;9号的基因型是DD或Dd
D. 从理论上推算4号携带控制蓝色眼睛基因的几率是75%
河南农业大学推出小麦新品种,抗冻、抗倒伏、稳产又高产。根据高产抗倒伏小麦培育过程图解,可知此培育过程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组织培养 B. 无土栽培 C. 转基因技术 D. 杂交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②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③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④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B. 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C. 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某些养殖场为了预防各种感染,将抗生素加入饲料中,导致肉禽蛋类食品中含有微量抗生素。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体内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没有抗药性的细菌会被淘汰 B. 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大量繁殖
C. 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药效降低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A、a表示相关基因),公牛、母牛的相关基因组成及性状表现如表,请回答:
AA Aa aa
公牛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牛 有角 无角 无角
(1)让无角公牛与一头无角母牛交配,子代中出现了有角牛,则该有角牛的性别是______,基因组成为______。
(2)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农场主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请予以完善。
①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交配,产生大量子代。
②统计子代中______(填“公牛”或“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结果预测:
a.若______,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b.若______,则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生物圈中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生殖方式与图丙相同的有 ______ (填序号)。
①杂交水稻培养
②马铃薯的组织培养
③小麦的种子繁殖
④“多莉”羊的培育
⑤试管婴儿
(2)丙所示生殖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 ______ 紧密结合。若图中接穗开红花,砧木开白花,将来形成的新植物开什么颜色的花? ______ 。
(3)甲图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 ______ ,与乙所示昆虫发育过程相比缺少 ______ 期。
(4)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 ______ 期。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凝结了节日的热闹。截至日前,全球确诊患者已超255万,累计死亡超17万,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各国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如:①确诊患者集中治疗,疑似、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②勤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经常开窗通风;④外出要戴口罩;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引起该传染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染病学上称为 ______ ;在免疫学上称为 ______ ;它的繁殖方式是 ______ 。它的营养方式是 ______ 。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______ 。以上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______ (填序号)。现在我国专家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接种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 ______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______ 免疫。
(3)小李听说板蓝根可预防感冒,无需医师处方便自行去药店购买,他购买的板蓝根是 ______ 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果农为了能保持苹果的优良特性,所采取的繁育方法是嫁接。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这种生殖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周期短和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因此为使葡萄保持其优良性状,月季常采用的繁殖方法应该是扦插。
故选:A。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人们利用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生殖的原理,研究出了组织培养技术。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熟练掌握嫁接、扦插的知识,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题目,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2.【答案】B
【解析】解: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卵的胚盘较小,受精卵的胚盘较大。可见B错误。
故选:B。
鸡蛋的结构如图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
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掌握鉴定卵是否是受精卵的方法是: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表明该鸡蛋是受精的鸡蛋,不透光的斑点为胚胎发育的部位。
3.【答案】B
【解析】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因此“亲子鉴定”从血液中提取的DNA来自于白细胞,因为只有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亲子鉴定依据是细胞核中的DNA,而血液中只有白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4.【答案】A
【解析】解:A、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因此三者共同点为变态发育,蝗虫、家蚕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因此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A正确;
B、蝗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
C、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时期,C错误;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青蛙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蝌蚪→B幼蛙→C成蛙,D正确。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3)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和两栖动物。
(4)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而有性生殖指的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参与的生殖过程。
本题考查了昆虫、青蛙、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根据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掌握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解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毛,使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常情况下,冬季雷鸟的体色变成白色,以适应冬季多雪的环境,但是有一年不下雪,雷鸟的颜色也变成白色,这个事例说明基因对性状的表达起决定作用,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故选:B。
6.【答案】D
【解析】解:某家族中眼睛颜色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1:
A、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A正确;
B、从遗传图解看出,棕色眼睛性状是显性性状,蓝色眼睛性状是隐性性状,B正确;
C、从遗传图解看出,3号的基因型是Dd;9号的基因型是DD或Dd,C正确;
D、从遗传图解看出,4号的基因型是Dd,可见4号携带控制蓝色眼睛基因的几率是100%,D错误。
故选:D。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虹膜的特点、胚胎发育的过程、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7.【答案】D
【解析】解: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因此杂交是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故选:D。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题考查了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杂交育种。
8.【答案】A
【解析】解:①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①正确.
②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故②正确.
③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故③正确.
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故④错误.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知识,据此解答.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9.【答案】A
【解析】解:A、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即只有有利变异能得到积累和加强。故A错误。
B、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故B正确;
C、达尔文认为,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故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即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A。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0.【答案】C
【解析】解:A、细菌本身就存在着抗药性,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没有抗药性的细菌会被淘汰,A正确;
B、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大量繁殖,B正确;
C、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并不是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错误;
D、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D正确。
故选:C。
超级病菌是对所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11.【答案】公牛 Aa 母牛 若后代母牛全有角 AA 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 Aa
【解析】解:(1)据表可见:无角公牛的基因是aa,它向后代传递的一定是a,子代有角牛的基因是Aa,则无角母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可见子代有角牛一定是公牛,基因是Aa。
(2)据表可见: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或Aa.为尽快确定一头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让该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产生大量子代。统计子代中母牛角的情况,可判断该有角公牛的基因组成。
a、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全有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b、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AA交配,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则有角公牛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1)公牛;Aa;(2)②母牛;a若后代母牛全有角;AA;b;若后代母牛有的有角,有的无角;
Aa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2.【答案】②④ 形成层 红花 不完全变态发育 蛹 幼虫
【解析】解:(1)图丙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①杂交水稻培养、③小麦的种子繁殖、⑤试管婴儿都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来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②马铃薯的组织培养、④“多莉”羊的培育都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与图丙相同的有②④。
(2)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因此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若图中接穗部分开红花,砧木部分开白花.将来形成的新植物体开红花.
(3)图甲是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了B卵,CD幼虫,A成虫三个时期;图乙是蝴蝶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了b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时期。因此,甲与乙所示昆虫发育过程相比缺少了d蛹期。
(4)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乙相似。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
故答案为:(1)②④;
(2)形成层;红花;
(3)不完全变态发育; 蛹;
(4)幼虫。
图甲是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了B卵,CD幼虫,A成虫三个时期;图乙是蝴蝶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了b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时期;图丙是嫁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3.【答案】病原体 抗原 自我复制 寄生 传染源 ②③④ 抗体 特异性免疫 非处方
【解析】解:(1)引起该传染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染病学上称为病原体;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它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它的营养方式是寄生。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以上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②③④。现在我国专家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接种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免疫。
(3)小李听说板蓝根可预防感冒,无需医师处方便自行去药店购买,他购买的板蓝根是非处方药。
故答案为:(1)病原体;抗原;自我复制;寄生
(2)传染源;②③④;抗体;特异性免疫
(3)非处方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