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自主学习(无答案)(打包4套)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自主学习(无答案)(打包4套) 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08:56:16

文档简介

课题: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作业日期:________________
[课前热身]
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建筑废料 B.石灰窑的白色烟尘 C.各种废弃的塑料薄膜等 D.冶炼厂的白烟
2、“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C.天然果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面,“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5、下列各项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人体发功可将铜变成黄金
C.用石油可分离出汽油和柴油等 D.随基因工程发展,动物可以克隆
[课堂练习]
化学是实用的科学,下列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化学科学的发展才能帮助解决的是①人体健康 ②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③节能与清洁能源的开发 ④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是古代文明非常发达的国家之一,有许多发明及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中与化学制造工艺密切相关的是 ( )
A.造纸、指南针、制造青铜器 B.冶炼铁、印刷术、酿酒
C.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炼钢、印刷术、制染料
3、氮气的化学性质 稳定,在常温下 (填“难”或“易”)与其它物质发生 ,因此,可用作 、 中的保护气。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能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可用于制 肥,医疗上,液氮可用于 。
4、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化学符号)为 ,是一种 色 体,受热易 ,如在试管中加热,可观察到有 气味的气体产生,固体逐渐 ,试管口有 出现,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
中,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保存“碳铵”化肥的方法是 ,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 。
[课后巩固]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 式表示:氢 氧 碳 氮 硫
铁 水 二氧化碳 氨气 二氧化硫 氯化钠
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下列所述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B.开发新的材料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合成化学药物
3、下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
A.无氟冰箱 B.无铅汽油 C.无磷洗衣粉 D.含氟牙膏
4、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空调中的含氟致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加剧 D.气候变暖是土地荒漠化的唯一原因
5、在古代,一些文明古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我国 的制造、 的冶炼与应用、 的发明、 的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
6、目前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绿色销毁”。所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而代之以碾压、回收再利用的销毁方法。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
7、进行如右图所示的“铁的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取废旧铁丝剪成几小段,用稀盐酸浸泡片刻,目的是

(2)将上述经处理后的铁丝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4mL
的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直角导管伸入盛有红色液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食盐水的作用是 。
课题:1-2化学研究些什么(1)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作业日期:________________
[课前热身]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 、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
2、填写概念
(1)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 、 、 、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 或
[课堂练习]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新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化 B.酒精燃烧时释放出能量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光能
D.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
5.2011年3月《苏州日报》曾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6.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固态物质加热后全部变为气体 ② 用粮食酿酒 ③ 爆炸 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 工厂里工人把原材料制成产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课后巩固]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电灯发亮 B.蜡烛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受热变焦
E.白糖熔化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卫生球消失
2、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_________ ;(2)白酒和食醋:____________ ;
(3)面粉和洗衣粉: ______ __;(4)铜丝和铁丝:____________ 。
3.石油称为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汽化,再分别冷却,在不同温度下可分别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石油产品,此过程称之为石油的分馏。将汽油、柴油等进一步高温加热,使其变成质量更小的气体分子——石油气,该过程叫石油的裂化。试回答: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 。
4.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 。
5.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转动。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具有的性质:
(1)物理性质:硬度 ,密度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 。
课题:1-2化学研究些什么(2)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作业日期:________________
[课前热身]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3.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 餐饮用的啤酒
C、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D、炒菜用的铝合金锅
[课堂练习]
1.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硫磺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 D.氦氖激光气
3.葡萄糖、砂糖、面粉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烧焦后都得到黑色的残渣,说明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 元素。
4.物质是由 组成。如氧气由 元素组成;金刚石由 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 、 、 、 元素组成;水由 、 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应还有______元素。
5.物质都是由__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放热,可以做制冷剂
B.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粮食的保护气。
7.现在我国的某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 )
①空气污染 ②噪声污染 ③发生火灾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课后巩固]
1.空气是一种很重要的物质,其组成研究也十分重要。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片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2.现有以下几种物质:A、石灰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氧气
E、氧化镁 F、洁净的空气 G、冰水混合物 H、液氧 I、水银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 。
3.某同学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如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成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
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
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旋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3)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
; 。
; 。
(5)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超过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

*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课题: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作业日期:________________
[课前热身]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2、下列化学仪器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3、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科学家用 来表示元素和物质。利用它还可以写出表示物质组成的 。
[课堂练习]
1、下列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
2、做镁带燃烧实验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 )
A.坩埚钳 B.石棉网 C.酒精灯 D.铁架台
3、对铜绿与盐酸作用的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绿色粉末逐渐溶解 B.溶液始终呈无色
C.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D.有气泡产生
4、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
(2) ?;
(3) 。
5、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氧 ;碳
(2)写出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的名称:SO2 ;NH3 ;H2O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加热铜绿
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课后巩固]
1、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化 ( )
A.发出耀眼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
2、一段打磨好的镁带,放入白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镁带逐渐变小 B.镁带发出耀眼的强光
C.镁带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D.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镁带熔化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 ( )
A.碱式碳酸铜 B.金刚石 C.氧化镁 D.氨气
4、取少量碱式碳酸铜(铜绿)
①观察颜色状态。可观察到它是 色 状固体。
②加热铜绿可观察到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加热铜绿时试管口 ,原因是 。
④铜绿中滴加盐酸可观察到 。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铜锈主要成分铜绿),如何除去铜器表面的锈? 。利用生活常识,碱式碳酸铜是否能溶于水? 。
5、取一段镁带打磨
①观察颜色状态。可观察到是 色。
②用 夹持,用酒精灯 焰加热。点燃后可观察到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在这个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镁可以用来制作 。
6、在空气中灼烧红亮的铜丝,主要现象为 ,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
7、根据“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气体,各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气体,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