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外国诗两首》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外国诗两首》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16:54:4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外国诗两首》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悲伤(bēi) 瞬息(shùn) 延绵(mián)
B.涉足(shè) 怀恋(liàn) 伫立(chù)
C.萋萋(qī) 清晨(chén) 忧郁(yù)
D.叹息(tàn) 选择(xuǎn) 欺骗(piàn)
2.读诗《未选择的路》,属于诗人未选择的路的一项是(  )
A.消失在丛林深处的有许多人走过的一条小路。
B.荒草萋萋
C.十分幽静
D.少有人过。
3.读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中,体现了作者向往未来,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信心。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诗人普希金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4.读诗《未选择的路》,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错误的是(  )
A.诗人举棋难定,犹豫不决。
B.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
C.诗人对选择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D.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5.下面对作者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对小沃尔夫的安慰,又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全诗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调。
B.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项链》一文塑造了一位爱慕虚荣,“一夜欢乐换来十年艰辛”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
C.茹志鹃,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百合花》塑造了一位热心好客的新媳妇的形象。
D.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是苏轼的老师,《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太守与客人游览醉翁亭的经过,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6.结合语境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B.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幽寂:幽静;寂寞)
C.一切都是瞬息。(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路径:门路)
7.下列诗作不属于普希金的一项是(  )
A.《自由颂》 B.《祖国》
C.《致大海》 D.《致恰达耶夫》
8.升华全诗《未选择的路》主旨的诗句是    。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照应前面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画线的词语。
①瞬息:   
②怀恋:   
(2)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11.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2)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相关链接】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2)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3)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4)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普希金的生活时代背景思考,普希金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三、综合表达
13.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   
仿写:   
14.用诗句中加点的词,写几句诗。
【示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仿写】
假如   ,
不要   ,不要   !
   须要   :
相信吧,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伫立(zh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此类题型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另外,学生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答案】A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诗人选择的是与众不同的路。故选A。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诗的理解。
3.【答案】B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A.诗的第二节主要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遇到挫折,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C.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要惧怕挫折,要积极面对人生D.该诗是哲理诗。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4.【答案】A
【知识点】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诗人选择路不是一时冲动,是理智的。所以应该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5.【答案】C
【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百合花》写的是发生在战斗前沿包扎所的故事,一个出身农村的军队士兵“小通讯员”与两位女性“我”和“新媳妇”在激烈战斗环境下的情感关系。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人性,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但却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塑造英雄形象,《百合花》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通讯员,并不是一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业绩。他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还体现在作品中的很多方面。
6.【答案】D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D“路径”有两个义项:①道路。②门路。在此句中应取“道路”义项。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7.【答案】B
【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信息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普希金《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故B项错。
【点评】阅读作品时要注意理解课文的内容,记忆文学常识信息点,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8.【答案】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要在理解掌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句子。
【点评】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背诵默写能力。
9.【答案】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阅读全诗,了解诗句内容,抓住“瞬息”“将会过去”等关键词即可找到照应的诗句。
【点评】阅读诗歌,要了解诗歌前后内容的联系。
10.【答案】(1)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暂时间;怀念、留恋。
(2)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
【知识点】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注意课下注释的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瞬息:指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暂时间。怀恋指怀念、留恋。
(2)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点评】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应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关键词来分析斟酌。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诗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11.【答案】(1)驻足徘徊——作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积累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迁移。
12.【答案】(1)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2)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3)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4)“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象征;衬托;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1)抓住有关句子分析,从“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可知作者分别抓住了风暴中的三个典型形象对风暴进行描摹。
(2) “穿着白衣裙”写少女的穿着,“立于波涛上”写少女的站姿,海水、电闪、风暴是少女站立的背景。少女站在海边的岩石上,无论海水如何的混乱,电如何的闪,如何的怕人,风暴如何的猛烈,但少女依然纹丝不动地立在岩石上,久久地眺望着远方,由此可以看出少女的静穆、素洁、坚强和勇敢。
(3) 诗歌中的风暴非常的猛烈,但是少女却纹丝不动地立在岩石上,久久地眺望着远方。因此诗中写风暴就是为了衬托少女坚强而勇敢的形象。
(4)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风暴、少女的形象分析,可知“风暴”象征着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少女”象征勇敢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故答案为:⑴ 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⑵ 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⑶ 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⑷ “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⑵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诗歌内容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分析形象特点方法有: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②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⑶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如象征、用典、衬托、对比、融情于景等,分析表现手法时一定要结合诗歌内容及主题思想。
⑷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及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则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13.【答案】小溪;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叮咚的歌声在山谷回荡。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这句话把阳光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比如可以选择月亮: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深情地注视着熟睡的人们。注意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事物:小溪;仿写: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叮咚的歌声在山谷回荡。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4.【答案】假如同学误解了你;不要心急;不要生气;被误会的日子里须要冷静;相信吧;水落石出的一天终会来临。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套入式仿写,首先要选择一种情境,如被人误解,或成功等。再仿造原诗仿写,注意句式要一致,字数要相等如:假如成功眷顾了你,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激情的岁月里需要平静;
警惕吧,新的困难和挑战就要出现。
故答案为:假如同学误解了你,不要心急,不要生气!被误会的日子里须要冷静:相信吧,水落石出的一天终会来临。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外国诗两首》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悲伤(bēi) 瞬息(shùn) 延绵(mián)
B.涉足(shè) 怀恋(liàn) 伫立(chù)
C.萋萋(qī) 清晨(chén) 忧郁(yù)
D.叹息(tàn) 选择(xuǎn) 欺骗(piàn)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B伫立(zh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此类题型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另外,学生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读诗《未选择的路》,属于诗人未选择的路的一项是(  )
A.消失在丛林深处的有许多人走过的一条小路。
B.荒草萋萋
C.十分幽静
D.少有人过。
【答案】A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诗人选择的是与众不同的路。故选A。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诗的理解。
3.读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中,体现了作者向往未来,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信心。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诗人普希金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答案】B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A.诗的第二节主要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遇到挫折,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C.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要惧怕挫折,要积极面对人生D.该诗是哲理诗。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4.读诗《未选择的路》,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错误的是(  )
A.诗人举棋难定,犹豫不决。
B.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
C.诗人对选择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D.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答案】A
【知识点】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诗人选择路不是一时冲动,是理智的。所以应该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5.下面对作者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对小沃尔夫的安慰,又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全诗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调。
B.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项链》一文塑造了一位爱慕虚荣,“一夜欢乐换来十年艰辛”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
C.茹志鹃,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百合花》塑造了一位热心好客的新媳妇的形象。
D.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是苏轼的老师,《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太守与客人游览醉翁亭的经过,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答案】C
【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百合花》写的是发生在战斗前沿包扎所的故事,一个出身农村的军队士兵“小通讯员”与两位女性“我”和“新媳妇”在激烈战斗环境下的情感关系。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人性,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但却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塑造英雄形象,《百合花》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通讯员,并不是一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业绩。他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还体现在作品中的很多方面。
6.结合语境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B.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幽寂:幽静;寂寞)
C.一切都是瞬息。(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路径:门路)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D“路径”有两个义项:①道路。②门路。在此句中应取“道路”义项。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7.下列诗作不属于普希金的一项是(  )
A.《自由颂》 B.《祖国》
C.《致大海》 D.《致恰达耶夫》
【答案】B
【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信息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普希金《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故B项错。
【点评】阅读作品时要注意理解课文的内容,记忆文学常识信息点,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8.升华全诗《未选择的路》主旨的诗句是    。
【答案】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要在理解掌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句子。
【点评】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背诵默写能力。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照应前面的诗句是   。
【答案】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阅读全诗,了解诗句内容,抓住“瞬息”“将会过去”等关键词即可找到照应的诗句。
【点评】阅读诗歌,要了解诗歌前后内容的联系。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画线的词语。
①瞬息:   
②怀恋:   
(2)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答案】(1)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暂时间;怀念、留恋。
(2)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
【知识点】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注意课下注释的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瞬息:指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暂时间。怀恋指怀念、留恋。
(2)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点评】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应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关键词来分析斟酌。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诗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11.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2)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答案】(1)驻足徘徊——作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未选择的路(诗)
【解析】【分析】积累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迁移。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相关链接】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2)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3)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4)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普希金的生活时代背景思考,普希金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答案】(1)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2)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3)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4)“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象征;衬托;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分析】(1)抓住有关句子分析,从“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可知作者分别抓住了风暴中的三个典型形象对风暴进行描摹。
(2) “穿着白衣裙”写少女的穿着,“立于波涛上”写少女的站姿,海水、电闪、风暴是少女站立的背景。少女站在海边的岩石上,无论海水如何的混乱,电如何的闪,如何的怕人,风暴如何的猛烈,但少女依然纹丝不动地立在岩石上,久久地眺望着远方,由此可以看出少女的静穆、素洁、坚强和勇敢。
(3) 诗歌中的风暴非常的猛烈,但是少女却纹丝不动地立在岩石上,久久地眺望着远方。因此诗中写风暴就是为了衬托少女坚强而勇敢的形象。
(4)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风暴、少女的形象分析,可知“风暴”象征着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少女”象征勇敢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故答案为:⑴ 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⑵ 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⑶ 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⑷ “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⑵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诗歌内容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分析形象特点方法有: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②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⑶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如象征、用典、衬托、对比、融情于景等,分析表现手法时一定要结合诗歌内容及主题思想。
⑷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及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则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三、综合表达
13.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   
仿写:   
【答案】小溪;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叮咚的歌声在山谷回荡。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这句话把阳光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比如可以选择月亮: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深情地注视着熟睡的人们。注意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事物:小溪;仿写: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叮咚的歌声在山谷回荡。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4.用诗句中加点的词,写几句诗。
【示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仿写】
假如   ,
不要   ,不要   !
   须要   :
相信吧,   。
【答案】假如同学误解了你;不要心急;不要生气;被误会的日子里须要冷静;相信吧;水落石出的一天终会来临。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套入式仿写,首先要选择一种情境,如被人误解,或成功等。再仿造原诗仿写,注意句式要一致,字数要相等如:假如成功眷顾了你,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激情的岁月里需要平静;
警惕吧,新的困难和挑战就要出现。
故答案为:假如同学误解了你,不要心急,不要生气!被误会的日子里须要冷静:相信吧,水落石出的一天终会来临。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