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
一、填空题
1.填一填,选一选。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选自《______》。在作者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填序号)
A.充满快乐的园子 B.充满生机的园子 C.充满自由的园子 D.荒芜杂乱的园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ABB式的词。
1.蜜蜂满身绒毛,( ),( ),像一个小毛球。
2.天空( )的,又高又远。
3.狗尾草( )的,像狗的尾巴。
4.花园里边( )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3.看拼音,写词语。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 xǐ huan( )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 jiàn jiàn( )地都死了。到我有jì yì( )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 cún zài(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 mào yān(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 bàng ké( )一样。
4.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毛( ) 明( )
白( ) 亮( )
笑( ) 绿( )
二、语言表达
5.句子练习。
1.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热) 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的不知如何是好。
(慢) (静) (吵) (怕) (冷) (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提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让我单拿着那个头的“头”来铲。(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7.请选出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1.祖父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2.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
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8.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毡帽(zhān tǎn) 蚌壳(fēng bàng) 毛嘟嘟(dū du) 擂鼓(léi lěi )
舀水(yǎo dào) 抡起(lūn lún) 迸发(bèng bìng) 酥麻(sū shū)
猕猿(mǐ mí) 姣好(jiāo jiǎo) 炊烟(cuī chuī) 铸成(zhù shòu)
四、句型转换
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欣赏
童年的烤地瓜
①走在大街上,每每听到小贩们叫卖烤地瓜的声音,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在秋天的田野里烤地瓜的情景便会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中。
②那时,村中很多农户家中养着三五只羊,除了上学外,放羊割草成了我们这帮小孩的主要任务。秋天,地瓜收获的季节,我和一帮小伙伴一边放羊一边找个地方烤地瓜吃,那是我童年里最快乐最解馋的时候。我们常把羊群放到田间的沟渠边,然后开始分工。先选一个人看管羊群,其余的小伙伴有的负责挖坑垒窑,有的拾柴烧火,有的到附近的地里“偷”地瓜。挖坑垒窑这可是个功夫活儿,在沟壑的边沿,挖个土坑,下面留一个烧火口,上面用土块垒起来,下面用大的土块,往上逐渐用小的土块,围拢成一个中空的圆锥体,没有经验的往往垒到一半就坍塌了,还要重新开始。每次挖坑垒窑的工作都是由年龄最大的雪宝负责,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座像模像样的土窑就垒好了。地瓜当然是就地取材,离谁家的地近就去谁家地里“偷”,时间长了,也就总结出一个经验:如果地瓜秧长得粗壮茂盛,而且根部的土被拱得裂开了,那么准会在下面挖出一个大的地瓜来。雪宝每次都告诉我们,挖地瓜的时候不能连根拔起,更不能把一棵瓜秧上的地瓜全部扒光,每棵挖一个后再用土埋上,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
③土窑和地瓜备好后,我们这帮小伙伴围成圈,开始点火烧窑。先把拾来的干草点着,小心地把火吹旺,再用田间的玉米秸、干树枝烧。烧火时也要小心翼翼,唯恐上面的土块坍塌。红红的火烤着雪宝的脸,不一会儿工夫她就满头大汗了。野地里,火就着风势,越烧越旺,等到烧得垒在上面的土块大部分都变红就可以停火了。这时把坑里的灰烬扒出一些,将垒在上面的一小部分土块抖落到坑底,然后把地瓜一块一块地放到土坑里面,再把剩余的土块全部压在地瓜上面,用脚把烧红的土块踩碎,盖在地瓜上面。为了把热量封存好,还要把土坑封好,用手摸着哪儿热就往哪儿培土,直到摸不到热的土了,就算大功告成了。
④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我们各自放羊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有人说应该熟了。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小心扒开土与灰。嗬,一股甜甜的香味冲出来。这时,小伙伴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暗暗地咽着口水。选一个人拣出那些热气腾腾的地瓜,接着按照人数将地瓜平均分开。拿到地瓜后,每个人都边吹着热气,边从左手换到右手……把烫手的地瓜掰成两半,热气顿时冒出来,香气扑鼻。经不住诱惑的小伙伴把黄黄的地瓜瓤吃到嘴里,但不能着急,心急了不烫着也得噎着。有的一边吹着气,待热量散尽再慢慢享用。一阵狼吞虎咽后,地瓜全部吃完了,用黑黑的手掌顺手一抹嘴,瞬间成了花脸。你指着我乐,我指着你笑,脸不黑的,也要给他抹黑,嘻嘻哈哈地你追我打……待到日落西山,大家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嘴唇乌黑地赶着羊群回家,远处村落灯火渐起,不时传来吆喝孩子回家吃晚饭的声音。
⑤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怀念和小伙伴一起烤地瓜的童年时光。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地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稀客。在街头巷尾能见到卖烤地瓜的推车,烤地瓜已成为一种小吃。走在街头巷尾,在香味的诱惑下,我总情不自禁地要买两块烤地瓜,以表达自己对逝去的那段童年时光的美好追忆和对现在富足生活的珍惜。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 ) 不由自主( )
引诱( ) 小心谨慎( )
11.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挖坑垒窑→偷挖地瓜→( )→掩埋地瓜→扒出地瓜→( )→抹黑取乐
12.阅读第④段,请你找出写作者记忆中“烤地瓜”味道的句子,用“﹏﹏﹏”画出来。
13.用“ ”画出下面一段文字中表示人物动作的词,再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这时把坑里的灰烬扒出一些,将垒在上面的一小部分土块抖落到坑底,然后把地瓜一块一块地放到土坑里面,再把剩余的土块全部压在地瓜上面,用脚把烧红的土块踩碎,盖在地瓜上面。
14.请你描写出你喜欢吃的一道美食,与大家分享。(用上适当的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yì jì)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5.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6.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19.“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0.写话练习。
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等“我”醒了,“我”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你接着“我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萧红 呼兰河传 ABC
2. 胖乎乎 圆滚滚 蓝悠悠 毛嘟嘟 明晃晃
3. 喜欢 渐渐 记忆 存在 冒烟 蚌壳
4. 嘟嘟 晃晃 花花 晶晶 嘻嘻 油油
5. 冷
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样,弟弟的小脸冻得通红。 美食街出售的各种口味的粽子味道不错,但总觉得没有家乡的粽子好吃。
6. 蜻蜓飞得那么快,根本追不上。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干,所以嘱咐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7. ① ③ ②
8.zhān√ bàng√ dū√ léi√
yǎo√ lūn√ bèng√ sū√
mí√ jiāo√ chuī√ zhù√
9. 齐威王对田忌说:“你应该服气。” 人的聪明和愚笨,不是天生的。
10. 浮现 情不自禁 诱惑 小心翼翼
11. 点火烧窑 尽享美味
12.嗬,一股甜甜的香味冲出来。 热气顿时冒出来,香气扑鼻。
13.扒 抖 放 压 踩 盖 这些动词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为烤好地瓜仔细掩埋地瓜的动作,可见乡村孩子生活经验之丰富以及迫切地想吃上烤地瓜的心情。
14.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上来了,满屋子弥漫着小笼包独有的香味,小心翼翼地用汤匙盛起水灵灵的样子就想害羞的小姑娘,轻轻的咬一口,那汁水让人回味无穷,我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虽然只是一笼小笼包但是对于一个热爱文化的中国女孩来说这是一种享受。
15.shān,√ shàn,√ ménɡ,√ yì,√
16. 外婆带“我”到院子里乘凉,给“我”讲故事。 “我”在月光下捉蛐蛐儿,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
17.我悄悄走进草丛……把它捉起来
走、打、翻、捂、捉。
18.①//②③④//⑤⑥
19.“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
20.示例:
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小姑娘醒来了,她摘掉帽子,看到了天上的无数颗星星,像一个个调皮的眼睛,眨呀眨的。一个弯弯的月牙挂在天边。小姑娘站起身来看到半空中有许多萤火虫在你追我赶地玩耍着。萤火虫的光洒在了花朵和小白菜上,使它们有了微弱的光。一阵微风吹过,柳树的叶子也飘扬起来,像小姑娘的头发翩翩起舞。倭瓜还是直直的站着,黄瓜还是开着它的花,玉米还是高高往上长,蝴蝶们一个个都回了家,他们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祖父轻轻地来到小女孩的后面,拍了他的肩膀一下,他的身子微微一颤。转过头去看见了祖父高兴地跳了起来,撒娇地说:“祖父。”祖父笑微笑着,脸上堆满皱纹地说:“你还这里啊?快回屋吧,外面已经凉了。”小女孩瞅着祖父微笑着说:“我再玩一会儿吧!”“你都玩一天了。改回去了。”祖父拽着她的小手说。小女孩一蹦一跳跟着祖父回了屋。
小女孩看到香喷喷的饭菜,立刻跑到了炕头上,拿起筷子和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祖父说:“慢点吃,不着急。”小女孩笑着品味着饭菜,说:“真香啊!真香啊!”祖父慈祥地看着孙女。仿佛饭菜都进了自己肚一样。
晚饭过后,小女孩和祖父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甜美的睡着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