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牢固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明确动作要点,启发学生有不同的练习手段。
2、技能与体能目标:通过学习95%的学生掌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并能够运用技术连续过障碍,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和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喜欢篮球运动。
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男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篮球运动非常喜欢,模仿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并能及时领会教师意图,具有一定的篮球技术基础和控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的比赛动作技术,教师要采用精讲多练,设问,引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思维,勇敢创新,学以致用。运球单元共六课时,本课为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第二课(研究与提高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手触球的部位。
教学难点:
变向换手与侧身蹬跨,转体,探肩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导入】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分钟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提出要求,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安排见习生,体前变相运球时篮球比赛中重要突破手段之一来引导学生认真练习
【练习】准备部分
2、热身活动5分钟
A、绕篮球场“左右手运球”热身,分两路纵队方向相反的左右手运球,听哨声转身,向不同方向运球。
B、球操 (共五节)
①上肢运动 ②体侧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踢腿运动 ⑤腹背运动
C、球性练习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球操,每节做4个八拍,使学生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充分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练习】基本部分
1、复习行进间体急起-急停换手加速运球。
教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提出练习要求。
组织:利用场地的长度分组进行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
目的:通过练习为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练习打基础。
2、复习上一步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教法:学生集体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提示学生动作技术。
组织:利用场地的长度分组进行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
目的:认真体会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3、学生散开自己体会体前变向运球
重点:急停时的脚步及重心
难点:上步时的蹬、转、跨、探肩。
教法: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及时提醒、纠正。
组织:学生散开,散点练习
要求:利用不同对象做体前变向运球,注意观察以免相互碰撞。
4、教师设问在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连接曲线运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出结果。
分成六组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重点:变向时触球的部位
难点:侧身、蹬、跨、转体、探肩。
教法:1、教师简单做示范动作并利用黑板讲明练习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与纠正错误动作。
3、教师集体纠正共性的错误动作。
3、教师找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评价。
4、教师点评、总结。
组织:利用场地摆放标志桶分六组进行练习。
要求: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反复练习,体验动作技术。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错误动作。
3、学生听讲、观察、思考、发言。
4、加速急停后原地运1-2次球,后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到下一个标志杆,做到最后一个标志杆后沿测边的标志杆做曲线绕杆运球加速返回。
(三)拓展提高阶段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创新不同的练习方法
教法:1、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
2、教师巡视到各组去,启发学生练习方法。
3、教师找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评价。
4、教师点评、总结。
组织:1、分成三组,在三块场地进行练习。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
3、集体观看,各组找一名学生进行评价。
4、轮换尝试不同方法的练习。
要求:1、学生敢于创新不同的练习方法。
2、认真思考注意动作要领。
(四)提高运动负荷阶段
加大密度练习,巩固提高动作技术,使标准的技术动作从泛化到固化。
教法:教师巡视到各组,提醒学生保持一定的速度。
组织:分组练习
【导入】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理放松活动。
2、课堂总结,对各组练习进行表扬,对教学中学生们拓展尝试的表演给予肯定,教师引导下次课内容:1对1攻防练习。
4、回收器材
5、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