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07 09: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落红”变为“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类生物?
提示:腐生细菌和真菌。2.俗语“种豆肥田”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提示: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加。氮元素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就生长旺盛。一、选择题
1.(2012·海口检测)真菌和腐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能( )
A.释放氧气,吸收代谢废物
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净化环境
D.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真菌和腐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真菌和腐生细菌可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真菌和腐生细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2.(2012·十堰中考)在生物圈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为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解析】选D。本题考查各生物类群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释放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细胞内具有叶绿体,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的( )
A.有机物 B.水分
C.维生素 D.无机物
【解析】选A。本题考查腐生生物的能量来源。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利用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4.从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 )
A.共生 B.腐生 C.寄生 D.自养
【解析】选B。本题考查几种营养方式的区别。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两者都要受到较大影响,甚至死亡;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腐生是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从中获得有机物和能量;自养是自己制造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和能量的生活方式。5.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试问,引起灰指甲的真菌其营养方式属于( )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三者都不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寄生的特点。寄生是指从活的生物体上吸取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对寄主造成一定的危害。引起灰指甲的真菌寄生于人的皮肤或甲板内,并从中获取营养,故其营养方式属于寄生。6.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大肠杆菌与人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链球菌与人
D.牛与它胃肠道里可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共生的理解。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链球菌生活在人体内,对人体无利而有害,属于寄生不是共生。7.农民在种地时,往往将玉米与大豆轮作或间作,目的是
( )
A.有利于农作物的合理密植
B.大豆根部的很多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玉米可以充分利用
C.有利于不同农作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需求
D.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染【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根瘤菌的应用。豆科植物的根上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氮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植物就会生长旺盛,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的肥力。8.苏云金杆菌是现代生物农药的代表,它能杀死很多害虫,我们选择它做农药的主要原因是( )
A.毒性大
B.易繁殖
C.能减少化学药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D.能迷惑害虫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以菌治虫的意义。利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也能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9.(2012·滨州检测)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能使人感染疾病,应该消灭它们
B.细菌和真菌同人类一样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都属于消费者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细菌和真菌都很小,都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解析】选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真菌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有益,少数对人类有害;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有些真菌个体较大,如蘑菇、木耳等。二、非选择题
10.如图表示腐生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据图回答。(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_____过程。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腐生细菌属于_____。
(3)生物遗体通过图中的_____分解生成_____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_____和_____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图中,生产者是_____;消费者是_____。【解析】本题主要通过识图考查对细菌、真菌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的理解。
(1)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不仅为自己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2)腐生细菌、真菌能将枯枝烂叶以及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属于分解者。
(3)腐生的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无机盐,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说明腐生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4)图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有草和树木,它们属于生产者,兔和鹿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取能量,属于分解者。
答案:(1)光合作用 (2)分解者
(3)腐生细菌、真菌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4)草和树木 兔和鹿11.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落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对照组是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落叶有腐烂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他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为什么?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
(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变量为有无细菌,因此除该因素之外的任何条件,如落叶的品种、质量、水分、环境温度等都要保持相同,并且要满足细菌的生存需要。
(2)一般来说,实验组是我们要从中得到结论的那组,对照组也称空白组。故本实验中实验组为乙组,对照组为甲组。(3)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落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应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后,甲组直接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以排除自然环境中其他种类细菌的干扰。如果“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那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答案:(1)同一种 (2)乙组 甲组
(3)该细菌对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4)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1.(2012·菏泽学业考)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分解无机物
B.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生产有机物
D.促进物质循环【解析】选D。本题考查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寄生或腐生,它们大多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遗物等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2.生活在人体大肠内的某些细菌能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B12等,这类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 )
A.共生 B.腐生 C.寄生 D.竞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共生概念的理解。生活在人肠道中的细菌,吸取肠道内的有机物而生活,人体为其提供了生存场所和营养物质;细菌则能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构成了共生关系。3.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治虫,可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方法也属于生物防治。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的一项是( )
A.苏云金杆菌杀棉铃虫
B.白僵菌杀松毛虫
C.用黏蝇纸毒杀苍蝇
D.瓢虫捕食蚜虫【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防治的了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A项是利用细菌治虫,B项是利用真菌治虫,D项是利用昆虫治虫,C项中的黏蝇纸不属于生物,故C项不属于生物防治。4.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猫种鱼》的故事吗?
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它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很多小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学们都明白小猫不可能收获小鱼,可是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猫虽然没有收到小鱼,但是却意外地发现,种鱼的地方蔬菜长得特别好,这又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玉米、花生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故把种子种下去,可以收获很多玉米、花生;小鱼生活在水中,其繁殖方式为卵生;把小鱼种在地里,小鱼因不适应环境会死亡,然后被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分解,从而消失。(2)小鱼被细菌、真菌分解产生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这些物质会被植物吸收利用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合成的有机物也会增多,所以蔬菜会长得特别好。
(3)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腐生的细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1)小鱼生活在水中,其繁殖方式为卵生;把小鱼种在地里,鱼就会被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分解,从而消失
(2)小鱼被细菌、真菌分解成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然后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3)腐生的细菌、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