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观看视频《明代皇陵》,初步了解明朝的情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及图片分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和特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素养。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朝改革科举制的影响。八股取士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形式僵化,过于死板,对中国的思想、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培养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明朝与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对外部世界的态度等方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从明朝起,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认识到必须顺应民主、自由与开放的潮流。培养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和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变化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特点;八股取士的影响。明朝与西方的对比及启示
新知讲解
元末统治存在哪些问题?
背景:元末政治腐败,刑罚严苛,民不聊生。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贼做官···
--《醉太平小令》
nìng
农民
起义
刘福通
徐寿辉
濠州
红巾军起义
新知讲解
赵某某
营销经理/Marketing Manager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志:
应天府(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1368年
1368年
攻占大都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孟森《明清史讲义》
思考:还有哪个开国皇帝和朱元璋一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斯寒微之至极也!
元末的灭亡
朱元璋的故事
观看视频《明太祖朱元璋》,了解朱元璋
朱八八的事儿:
朱重八(17岁)悲惨家事儿:
初六父亲饿死, 初九大哥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朱重八家族的名字: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重八转运了:17岁当和尚,25岁时,寺庙遭焚毁;他走投无路,参加抗元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运气,在义军中脱颖而出,后来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1344年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
1361年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斯寒微之至极也!——朱元璋
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而明太祖朱元璋却有13幅画像,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相貌!一种如左图:朱元璋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如右图: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右图是根据明孝陵陈列室里的画像绘制的,一般认为这幅像比较符合朱元璋的真实面貌
孰真孰假
明朝的建立
1. 时间
3. 都城
2. 人物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今江苏南京)
4. 统一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
5. 疆域
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东海、南海并及海外诸岛.1424年,明朝领土面积达到约1100万平方公里
思考:明朝建立以后,怎样保证新王朝的长治久安?
明朝疆域图(1433年)
强化皇权的措施
政治上:
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胡惟庸权势日盛,骄横跋扈,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
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实录》
废丞相
从材料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大,威胁皇权独尊。
“元朝的时候,政令都出于中书省,凡事必先关报中书省,然后才奏闻给皇帝……这是我们要深以为诫的。” —— 《明太祖实录》
政治上:
强化皇权的措施
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讨论: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一举措有何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弊:皇权高度集中,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统治埋下危机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新知讲解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漕运、屯种,军国重事,无不掌管”
在地方:①废行省,分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
强化皇权的措施
(2). 政治上
设立内阁制度
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
内阁的职责
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内阁的演变
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身殿大学士
新知讲解
锦衣卫
官员
百姓
侍卫
耳目、爪牙
缉捕、刑狱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稗史汇编》
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直接指挥
朱元璋
特务机构: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
观看视频,了解东厂、西厂之间的关系
强化皇权的措施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稗史汇编》
强化皇权的措施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吃了哪些好菜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厂卫是是明朝皇帝用于压制明朝文官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朝中后期,厂卫沦为“大汉将军”,几乎彻底失去反贪、监视、情报收集等一切职能
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
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文体范围:
答题观点:
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考生不得发表新论,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八股取士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 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 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清代科举考试的作弊工具:
一本不足成人半个手掌大小的抄本.上面竟然完整地抄录了《四书》 《五经》,可以暗藏在衣袖内。
一件抄有范文的夹带衫,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作弊用的。
读书人为了走上仕途,想尽各种办法,铤而走险,力图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弊端:
八股取士一方面造成读书人的知识面日益狭隘,另一方面也导致读书人的心灵创伤。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顾炎武之所以这样评价八股取士,是因为这种取士方法毒害的是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比秦始皇“坑儒”事件涉及人数更多。
观点1 :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择人才,在古代来说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在历史上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大合理。
观点2 :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顾炎武这种批评是对的。
谈谈你对两种观点的理解
八股取士
“八股文…它永久是中国文学──不,简直可以大胆一点说是中国文化的结晶…… ” ──周作人《论八股文》
“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吴敬梓《儒林外史》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的两个概念。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才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对象,就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
新知讲解
明朝引进了新的农作物品种。
玉
米
甘
薯
占
城
稻
向
日
葵
马
铃
薯
花
生
农业上:
新知讲解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苏绣
明
代
青
花
扁
壶
手工业上:
商业繁荣的表现
表现: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①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 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商贾辐辏,百货骈阗
趋势: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市镇;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
结合第10页教材资料,说说当时人口的流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繁重;商品流通扩大、市场需求旺盛、从事工商业利多
新知讲解
在晋商中,流传着“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民谣。山西的乔家家族生意发达,到了乔致庸时,更为兴隆,他扩建了乔家大院,共313个房间,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商业上:
新知讲解
明朝 西欧
商人们沉浸在买田置地、光宗耀祖的“尊贵”与满足之中 1602年由私人集资筹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诞生
以乡谊血缘为纽带的晋商、徽商的马帮叮当铃声响遍大江南北 荷兰东印度公司按股份分红,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它选出董事会,董事会再选出经理会;经理会主持日常事务
“无物不税,无处不税”的叫喊声响斥着街头巷尾、市集摊位;“片板不得下海”的告令贴遍渔村 荷兰东印度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享受特权,公司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保护商贸并管理殖民地
对比材料,同时期的世界,有怎样的结论?
彼时的明朝,看起来时在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过是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从专制主义到中央集权,从四书五经到八股取士,于我们而言,不断加强的皇权和禁锢的思想,这才是我们封建社会后期会落后世界其他国家的根源所在。
板书设计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强化皇权
经济的发展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地方
设锦衣卫
改革科举制度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影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时间
人物
都城
设五军都督府,将兵权收归中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