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视频:中国生活大变样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2. 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3. 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视频:中国人穿衣的集体回忆
材料一 :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偏向结实耐穿,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偏向耐脏耐洗的颜色,绿、蓝、灰、黑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色调.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国纺织与服装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服装款式与种类也随之多了起来.到了90年代, 穿衣打扮追求个性和多变.——王鸣《中国服装史》
结合材料与图片,分析我国居民服饰发生了哪些变化?
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
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视频:粮票的来历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票证年代
材料一:有一位开国大将,每个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五个月的工资。他的秘书撰文写到,“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四斤猪肉,四斤黄豆,司令有四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
材料二:建国初期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从材料中可得知,人们的饮食状况是怎样的?
一顿稠来两顿稀,多下红芋少下米。
大人勒紧裤腰带,莫让小孩哭肚饥。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票证年代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
80年代:过年能有鸡(积)有鱼(余)。每到除夕,也是父母最忙的时候。
90年代:下馆子成时尚,年夜饭在饭店吃最是高大上。
21世纪:回归家庭,注重孝道,团圆最重要。
改革开放后的食物种类
营养健康
视频:年夜饭
改革开放后
与西餐零距离接触
泥巴墙,茅草房,支口锅,铺张床。
住房的变化
人均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改革开放前,人均住房面积较小,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视频:交通工具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改革开放后的出行方式
人们的出行方式多样化
改革开放前后道路交通对比图
交通事业的发展
视频:交通
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列举我国交通取得的重大成就?
1.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 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 民用航空: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交通事业的发展
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探究:你从下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请你出个主意?
实行公交优先政策
开辟新的公交线路
使用清洁燃料
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提升市民素质
……
交通事业的发展
类别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数量有限 样式色彩单调 千篇一律 色彩缤纷 款式多样 注重个性
食 较为匮乏单调 日益丰富 讲究营养均衡
住 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行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说一说,你家庭近年来的变化
通讯方式的变化书信往来、电报电话
通讯方式的变化:固定电话到智能手机
通讯方式的变化:智能、互联网时代
QQ聊天
微信聊天
通讯方式的变化:支付方式的变化
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通信的不断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 成果
2. 意义
材料:1987年中国开始引入互联网。......到了1997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数已有62万,当时的大部分用户是通过拨号上网,宽带上网和手机上网几乎是天方夜谭。.....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历史(八下)》(教师教学用书)
视频: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应用得当,就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互联网快速发展是利是弊?
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2.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3.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积极性空前高涨
我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常生活的变化
旅行
看电影
滚铁圈
弹弹珠
四大件
新四大件
新新四大件
“四大件”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
材料: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根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科技的推动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②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要继续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衣、食、住、行、用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结合这些变化与进步,谈谈你有哪些认识?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前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后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通信条件落后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