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
2.通过史料分析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清前期文学艺术
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
《红楼梦》
清朝
2. 作者:
1. 成书时间:
曹雪芹
观看视频,了解红楼梦创作的基本情况
3. 主要内容: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贾元春 贾探春 妙玉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 李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
她的性格多愁善感、多才多艺,有人形象地描绘了她是一个 “ 左手拿着药罐子,右手提着醋坛子 ” 的人,她的悲喜人生真令人感叹。你知道她是谁吗
林黛玉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说明了什么?
因为《红楼梦》对现实的无情批评,引发了人们思想的共鸣。
1. 明清小说产生有何原因?
(1)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
(2)印刷术的空前发达,创造条件; (3)文化专制的结果。
2. 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个性解放
3. 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戏曲的发展
1. 背景: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带动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酒楼、戏园大大增多,使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②每逢民俗节日、民众游乐、士绅宴集甚至社会交际,人们都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
清代北京的戏楼
清代的戏园
时间 发展 代表作品 特点
明朝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
汤显祖
《牡丹亭》
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又保留北曲的慷慨激昂
发展到顶峰
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内容感人,情节跌宕(dànɡ),词曲雅致
逐渐走向衰落
代表: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为何衰落?
视频:桃花扇之重逢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杜丽娘与柳梦梅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李香君、侯方域
《桃花扇》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时期复杂的权奸之争,以及南明覆亡的历史戏剧。
洪昇的《长生殿》
唐明皇与杨贵妃
《长生殿》是洪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今日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戏曲的繁荣
1. 京剧的形成:
19世纪中期,一种以徽、汉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新剧种初步形成——京剧
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国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乾隆五十五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及“国剧”之称。它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戏曲的繁荣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视频:说唱京剧脸谱
戏曲的繁荣
——百戏之祖—昆曲
1. 起源时间:
元末明初(距今600多年)
2. 起源地:
苏州昆山
3. 代表作品:
《牡丹亭》
4. 文化价值: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戏曲的繁荣
影响广泛的个性解放思潮杜丽娘是明代后期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受父母和私塾老师的严厉管教,连在衣裙上绣点鲜艳的花鸟都要干涉。杜丽娘感到自己犹如生活在铁笼里一般。一日,她梦见自己与心爱的人一起游园,压抑的人性开始复苏。杜丽娘决定冲破家庭的束缚,追求爱情和幸福。
戏曲的繁荣
文学作品内容的变化:
明朝中期之前小说、戏曲主角:帝王将相、官吏文人
明朝中后期小说、戏曲主角:商人、酒店掌柜等市井人物
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
原因:
随着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城市平民的增多,反映城市平民阶层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的小说,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迅速发展起来。
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各种民间节庆活动中增加了多姿多彩的娱乐性内容,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如:城隍爷出巡活动,抬神游街,万人空巷.锣鼓喧天,路人尽情观赏舞龙、高跷、技击等娱乐活动。
杨柳青午画,描绘了中秋节日的活动,展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
此图描绘了明代元宵节观灯的场面,其中有杂技、弹奏等表演,气氛欢快。
明代元宵观灯图
中秋佳节图
传统节日
中元节放天灯
端午节赛龙舟
舞狮表演
新年社火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高 鹗
吴敬梓
蒲松龄
元末明初
明朝
清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为主。
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明清小说一览表
元末明初
清朝
清朝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道光年间):京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