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上: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7 09:40:27

文档简介

课题
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南京政府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四一二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七一五政变 宁汉合流
2.国民两党合作及破裂的原因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孙中山为革命奋斗一生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2.准哦年工会的民主纲领与新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3.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4.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
教学重点
1.国共第一次合作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教学难点
1.国共合作的特殊性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完成革命目标,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经过无数革命洗礼的孙中山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及。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与一心救中国的孙中山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3)——(1924)————(1924)————(1924)——(1926)——(1927.4.1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7.15)————(1927)——(1927)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①国民党——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②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基本宗旨与目标与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有一致的地方。
2.国共合作的过程:
1)共产党“三大”——讨论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容易被接受,且有利于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可以借助孙中山和国民党的力量,公开开展革命活动,扩大自身的力量。
③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仍保持独立性。
2)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开始
①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
1)黄埔军校创办的原因:培养军政干部,建立革命武装
2)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背景
①必要性: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
②可能性: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力量的壮大
2)目的:打倒列强(反帝) 铲除军阀(反封建)
3)对象:吴佩孚(两湖) 孙传芳(江西,福建) 张作霖(东北)
4)先锋:叶挺独立团
5)胜利进军的原因:1)作战方针正确;
2)国共两党紧密合作;
3)叶挺独立团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官兵浴血奋战;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等。
6)影响: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5.国共合作的破裂
1)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①发动者:蒋介石
②条件:帝国主义的扶助;江浙财团的支持;北伐军的武装
③结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①发动者:汪精卫
②结果:建立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4)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②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使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宁汉合流:1927年秋,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2.意义:1)国民党政权走向统一
2)标志国民党建立专制统治
板书设计
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南京政府的建立
一.历史发展顺序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学反思

初二历史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编号10
班级 姓名 组号
【课 题】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授课时间】2012.9.26
【学习目标】(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3)分析理解国共两党实行合作及合作破裂的原因。
导 案
知识点一
阅读课本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识记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以及意义。
中国“三大” 国民党
“一大”
决定 接受
与国民党 中国反帝合作 反封建主张
革命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知识点二
了解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中共的贡献以及黄埔军校的作用历史进程。
知识点三
充分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北伐战争相关史实。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目 的)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讨伐 对象)
湖南 、 湖北
(主战场)
●知识点四
了解“四一二”政变、“七一五” 政变以及“宁汉合流”的相关史实,理解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合作探究
结合学到的知识,根据问题答出自己的见解,在组中讨论交流并展示。
●对自主学习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重点展示。独立完成课堂检测并积极展示。
学 案
◆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每逢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都要悬挂毛泽东、孙中山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如此敬重呢?
【知识点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以及意义。
★★★2、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请回答:
(1)这是什么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从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会议,请你依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主张?
(3)“旧三民主义”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什么主张相同?
(5)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跟踪训练】国民党“一大”同意实行的国共合作方式是( )
A、共产党组织并加入国民党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共产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共产党员进入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
【知识点二】黄埔军校
1、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中共的贡献以及黄埔军校的作用。
【跟踪训练】在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中,周恩来担任了( )
A、总理 B、校长 C、政治部主任 D、党代表
【知识点三】北伐战争
★★结合P61《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简述北伐战争的目的、讨伐对象、战争的经过以及结果。
【跟踪训练】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B、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C、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D、北洋军阀的勾心斗角,士气涣散
【知识点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简述国民革命的失败的过程以及结果;在书中划出有关“四一二”政变、“七一五” 政变以及“宁汉合流”的相关史实。
【跟踪训练】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D、北伐战争失败了
2、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蒋介石实行屠杀共产党人的政策
C、国民政府进行北伐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宁汉合流”
★★★【合作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展示环节
◆课堂检测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2、黄埔军校最显著的办学特点是 ( )
A、学员从军事斗争实践中接受锻炼
B、共产党人负责政治工作
C、把政治教育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D、为革命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3、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 ( )
A、湖南、湖北 B、江西、湖南 C、江西、湖北 D、江西、江苏
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标志是 (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七一五”反革命政
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B、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必须提出能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
D、必须独立自主地掌握革命领导权
课件27张PPT。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1927年,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国民革命运动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政府的成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2、过程:3、合作的成果:(1)建立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北伐战争4、合作的结果:(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1、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革命屡次受挫,急需新思想、新方法、新力量注入;共产党方面: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急需同盟军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时间、地点:内容:1923年6月 广州(1)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1)政治上: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组织上: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 广州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黄埔军校的建立时 间:
地 点:
创 建 人:
校 长:
政治部主任:
创 建 意义 :1924年5 月广州 黄埔蒋介 石周恩来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孙中山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3、开始时间:2、北伐的主要对象:7、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1926年7月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5、北伐的三个战场:6、战争经过: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江西、福建、湖南和湖北(其中,两湖是主战场)(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2、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图为被袭击的上海工人纠察队队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汪精卫“宁汉合流”
4、合作的结果: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原因(背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两次反革命政变)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 武汉)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
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2、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 错误。1、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课本61页讨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同意吗?不同意(1)两党合作是由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的(2)合作过程中,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壮大了共产党的力量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力量(——军队)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两党合作的背景(合作的可能):2、过程:3、合作的成果:(1)建立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北伐战争4、合作的结果:(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原因(背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两次反革命政变)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 武汉)1、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 A 中共二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B2、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A3、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
是(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A.叶挺独立团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D.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D4、“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
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提出
者是:( )A、许克祥B、蒋介石 C、汪精卫 D、张作霖 C5、上题中的汪精卫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政变名称叫( )A、“五卅惨案”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二七”惨案C7、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         (   ) A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B 共产党必须要有完整的革命纲领 C 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A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胜利进军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