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猫》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能读准“屏、折、闷”3个多音字,并能用其他读音正确组词。
2、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体现小动物性格特点的写法,并能仿写。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读书指导法;想象场景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拓展阅读法
【课前准备】
1.教师钻研文本,了解学生,思考教学思路和流程,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词,主动查阅思考以解决不懂的词语含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青天白日睡大觉,夜晚一宿去放哨。两眼一瞪喵喵叫,老鼠听了心就跳。(打一动物)
生 1:......
生 2:......
2、出示猫的图片。同学们喜欢猫吗?......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一位作家也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猫》。(板书:13《猫》)
3、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师小结:我们可以知道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题(生齐读)
2、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3、出示文中生词无忧无虑贪玩丰富多腔遭殃......(指生读→齐读)
4、出示含有多音字的词语屏息凝视枝折花落解闷
5、指生读(师评价、纠正)多音字解析:屏折闷(课件出示)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朝着一个地方看,“屏”表示事物名称时读“píng”,组词“屏风、屏幕”枝折花落:枝折断了,花也飘落了。“折”就是“断”的意思,表示折叠的时候读“zhé”组词:折叠,折纸解闷:排解烦闷;“闷”表示“心情不舒畅”读“mèn”例如“烦闷,愁闷”;表示“不吭声,不透气”的意思时读“mēn”,例如“闷热,闷声不响”
6、课件出示含这些多音字的词语(生齐读→自由读→自主识记)
7、老舍笔下的猫是怎样的?
生 1:......
生 2:............(提示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课件出示)
师过渡:那么,同学们刚才把这些猫的性格特点基本上都找出来了,那它到底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什么意思?
生:......
师小结:“古怪”就是和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奇怪。出示课文第 5自然段: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
8、如果让你给课文分成两部分,你会怎么分呢?指生回答:两部分 1~5是第一部分;6是第二部分。师总结评价......
三、精读感悟
1、接下来学习第一部分(1~5自然段),看看这只古怪的猫是如何让作者觉得可爱的?出示学习要求谁来说一说猫的性格古怪在什么地方?(课件出示第 2自然段)
2、用“说它......吧,可是......;说它......,可是......”说说猫的古怪师提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可是它还很贪玩,说它贪玩吧,可是它又很尽职......
师总结:这些看似矛盾的表现都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真是有些古怪。
3、为了写清楚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呢?谁来说一说 生:......
4、比较:课件出示两段话第一段话:......(生齐读)第二段话:......(师读)
5、这两段话有点不一样,哪一段比较好呢?(生交流回答)
6、文本中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是一位家长在对自己的朋友诉说自己的孩子一般,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呀。
四、课堂总结
大家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第 2自然段的吗?首先我们先找出猫的古怪之处,然后再找出体现猫的古怪之处的事例,最后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第 3、4自然段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五、拓展延伸
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积累优秀语言,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六、布置作业仿造课文第 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随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细致地描述了猫的性格特点--"实在有些古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______;(2)______;(3)______。
二、课堂小练笔学习作者第 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猫》教后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简短,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爱猫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抓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我抓住了“屏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看出了猫的尽职。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屏息凝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几分钟,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眼睛很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继而启发道:“你们看几分钟就觉得很累了,那猫盯着老鼠洞一连就是几个小时,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还是依然闭息凝视盯着老鼠洞,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2、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作者在写猫时,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人来写,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当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时,他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它们生机勃勃十分可爱。从这些语句里,看出作者把猫当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觉得可爱。都舍不得责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爱它们。
3、注重写法的渗透,读写结合。在学习小猫一段时时,先让学生找出作者从几方面来写小猫的淘气可爱的,然后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借鉴书中的语言,因为渗透了写法,学生很顺利的写出了片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不足之处是: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学生的感情欠佳,读不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