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设计
【单元介绍】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我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新课导入】
【目录 教学目标 重难点】
目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目标: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农村和国有企业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改革的原因,深化对改革措施的理解;通过对改革试点成功后将其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学习,启发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3.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
模块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背景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背景?
材料一: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过去喂猪不超过一头,喂鸡不超过三只。”
——摘自《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年关》
缺少生产自主权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生产积极性不高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背景?
背景:
(1)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弊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视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始时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改革的方式、责任、利益。
方式:分田到户
责任: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分田到户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②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9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与变化
随堂小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
2、由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
模块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一下,改革为什么能够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的成功改革为我国的改革开了个好头,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为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阅读材料,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改革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经营模式)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分配方式)
(2)改革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改革成果: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5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88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
随堂小练
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模块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边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粮票、布票,而右边是现代企业发行的股票,它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出:
1.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有何历史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合作探究
结合下面图示和所学知识谈谈改革的特点和启示:
随堂小练
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C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历史
八年级/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走进新时代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我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你认识这些票据吗?
知道他们出现在何时?
又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
01
02
03
目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目标: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农村和国有企业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改革的原因,深化对改革措施的理解;通过对改革试点成功后将其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学习,启发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3.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背景
材料一: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过去喂猪不超过一头,喂鸡不超过三只。”
——摘自《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年关》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背景?
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背景:
(1)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弊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背景?
开始时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改革的方式、责任、利益。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方式:分田到户
责任: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分田到户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
②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93%。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兰州高原夏菜基地
临夏花卉生产基地
马铃薯生产基地
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首创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深化
15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与变化
核心 内容
意义
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业政策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利益。
土地改革
(1950—1952)
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3—1956)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私有制
公有制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
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
分田包干到户,
自负盈亏
随堂小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
2、由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的成功改革为我国的改革开了个好头,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为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思考一下,改革为什么能够从农村转向城市
阅读材料,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企业管理松散
企业没有自主权
农村
城市
企业缺乏自主权
职工缺乏积极性
计划经济体制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改革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经营模式)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分配方式)
(2)改革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改革成果: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5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88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时期 项目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前 表现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政府统领 平均主义
弊端 过于单一,不利于经济发展 政府统得过多过死,政企职责不分 抑制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经济体制改革后 表现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优点 形式多样,扩大经济发展途径 政府宏观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更灵活、及时 激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
随堂小练
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边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粮票、布票,而右边是现代企业发行的股票,它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全面展开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70年代末
198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和结果
开始
1992年
不断深化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为主
市场配置为主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有何历史意义?
《从凭票到自选》
合作探究
结合下面图示和所学知识谈谈改革的特点和启示: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① 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②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③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启示
特点
①改革要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改革要勇于创新
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C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随堂小练
课后总结
分配方式
所有制形式
经营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焦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1978年
1984年
1992年
起点
重点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历史
八年级/下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