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4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4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0:4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4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马克思简介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
梳理文章思路
二、梳理脉络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856年4月14日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1848年革命的意义:无产阶级解放世界。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社会革命的起源;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衰颓的征兆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现代工业和科学 与 现代贫困和衰颓的对抗
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新生的革命力量:工人
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英国工人的先进性;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快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梳理《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的结构,注意每部分内容间的联系。
1.1848年革命宣布无产阶级解放19世纪。
2.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3.19世纪特征: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巨大;显露出衰颓的征兆。
4.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对抗,而无产阶级就是解决对抗的力量。
递进
经济基础与矛盾(原因)
1848年革命意义
无产阶级解放世界
无产阶级解决矛盾(方法)
无产阶级革命撬动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趋势




第三段:19世纪特征的两面: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巨大;显露出衰颓的征兆。
第四段:
①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承上)
例:机器与饥饿疲劳;财富与贫困;技术与道德;
控制自然与成为奴隶;科学与愚昧;物质力量与生命智慧。
②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对抗,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社会关系对抗。
③新生的工人阶级是解决对抗的力量,解放世界。(正)
反:有些党派痛哭流涕;有些希望抛开现代技术;有些以为工业以政治倒退来补充。
例:英国工人阶级斗争;“菲默法庭”
基础/原因
现象
矛盾本质
解决办法
第四段结构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章结构脉络
1848年革命解开的秘密:无产阶级解放世界。
社会革命的起源;工业与科学的力量;衰颓的征兆
新生的力量:工人
英国工人的先进性;
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的对抗
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图文导航
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演讲的结构?
1848年革命的意义:无产阶级解放世界。【开门见山】
社会革命的根源:工业科学发展和工人贫困的矛盾【剖析原因】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工人【解决矛盾】
英国工人的先进性;【创刊会现场与听众的互动】
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揭示矛盾】
工人革命斗争的彻底性。【照应开篇,展望革命前景】
写演讲词的注意事项:
1、要对听众做分析——什么人?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在什么背景下来听演讲?对你的观点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
2、要明确演讲的内容——主题要明确,材料要典型,见解要新颖独到,诗词格言等要喜闻乐见......
3、要讲究语言技巧——力求语言简洁通俗,多用短句,少用结构复杂的长句,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增强感染力,调动观众的情绪。
例: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时代背景: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时代。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了8年,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语言的鼓动性
修辞手法:比喻
将壮烈场面、浩大声势的1848年革命比作“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形成反差,写出了革命的磅礴气势,高度赞扬了它之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意义,激起听众回忆,引起共鸣,激发战斗豪情,惊醒低潮中的怀疑者,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演说技巧:制造反差
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语言的鼓动性
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修辞手法:比喻
将革命气氛比作无处不在的大气,喻示着革命气息无所不在,在每个人身边,革命即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营造的革命发展氛围更加坚定听众信心,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1.运用比喻,将“历史”比作“审判官”,指出历史已经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罪恶,资产阶级灭亡是必然;将“无产阶级”比作“执行者”,意味着无产阶级肩负重大使命,必将推翻资产阶级。描绘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广阔图景。
2.同时,庄严有力,语气铿锵,富有感染力,能激励战友的战斗激情,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例: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语言的鼓动性
语言的鼓动性
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
充分肯定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先锋作用,高度赞扬其成果,暗示战友不要因为斗争被掩盖和隐瞒就放弃革命理想,鼓舞了在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友,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课上讨论:
马克思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从文中哪里能看出?
一生肩负的使命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向我们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随着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主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