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C.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2.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
C.用力拉弓把箭射出 D.用力把弹簧拉直
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将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串联在一起,两个同学分别用4N的水平拉力向两侧拉测力计,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均为8N B.均为4N C.均为2N D.无法判断
4.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其称量结果是( )
A.天平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 B.天平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相同 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不同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小明提醒同学注意:(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量程和分度值,(3)指针是否指零,(4)指针与外壳有没有摩擦。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
A.(1)(2)(3) B.(2)(3)(4) C.(1)(3)(4) D.(1)(2)(4)
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之内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读数时,严格来说应进行估读
C.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不一定要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钩码时,钩码对测力计有拉力作用,测力计对钩码也有拉力作用
7.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质量为m1的砝码,丙弹簧悬挂质量分别为m1及m2的两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m1和m2的比值为( )
A.1:2 B.2:1 C.2:3 D.3:2
9.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三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手臂粗的同学
10.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______,明确该仪器的______和分度值。如图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______。
12.网球运动员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又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网球对球拍的压力是由于______(选填“网球”或“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3.如图甲,在弹性限度内,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______, 根据此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检查它的指针是否在______处。如图乙,用手轻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弹簧上端受到的压力是由于______(选填“手”或“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4.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选填“甲”、“乙”)
15.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读数为______N。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1.4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_N。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___拉力为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___________,弹簧发生了___________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B
6.C
7.D
8.B
9.B
10.D
11.校零 量程(测量范围) 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12.形状 运动状态 网球
13.大 零刻度线 手
14. 甲 乙
15. 0.2 3.4 1.7
16.2 3 弹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