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氮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2.铝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铝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单质铝的化合价常表现为+3价
C.铁比铝容易生锈,故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D.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可通过等浓度的稀盐酸来判断
3.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家们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K2CO3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C.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5.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西汉时期,人们就会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主要成分是K2CO2)等碱性溶液为丝麻脱胶来造纸。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生石灰 B.水 C.熟石灰 D.草木灰
7.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 主要都不是在说颜色
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C.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
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9.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0.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分子的不断运动
B 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易压缩 液体、固体中分子间无间隔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D 碳酸钠、碳酸钾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两种盐中都含碳酸根离子
A.A B.B C.C D.D
12.“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NO3 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NO3 和MgCl2一定来自同 排污口
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二、简答题
13.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下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车架表面刷油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如图 A~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A、B、C、F 为固体单质,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G、H、I 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反应①、②、③均为置换反应,反应④可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的现象,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反应,“→”表示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物质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B的用途 __________。
(3)H→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1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Cu(NO3)2、KOH、BaCl2、Mg(NO3)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继续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振荡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3)取少量滤液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16.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钠盐,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C、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B→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D为气体,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A和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学习了金属矿物及其冶炼后,同学们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请回答:
(1)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氧化铁是____(填写铁矿石名称)的主要成分。如图1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的实验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____色,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虚线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填字母序号)。
a.吸收二氧化碳 b.消耗一氧化碳 c.检验一氧化碳
(2)如图2是用适量木炭粉还原氧化铁粉末的实验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试管口部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同学们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有所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作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作还原剂
五、计算题
18.现有50g氯化钙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19.某学校化学实验室有一杯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9.8g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克;
(2)109.8g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是_____克。
(3)计算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反应后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A 6.C 7.A 8.C 9.B 10.C 11.B 12.B
13. 塑料(橡胶) 不锈钢(或钢) 铁 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 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合理即可) 化学能够开发新的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14. Ag CaCO3 做导线
15.(1)Cu(NO3)2
(2) Na2CO3 BaCl2 Na2SO4、Mg(NO3)2
(3)KOH
16. HCl CO2 复分解反应
17. 赤铁矿 黑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ab
18.(1)10;(2)10.6%
19.(1)9.8;(2)13.5;(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