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二年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监测试卷(新教科版、县统考题)
(5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让咱们做一次愉快的科学之旅吧,看看这
一路上,我们收获了多少?书写工整,答题规范也代表你的素质哦!
一、你还记得吗?(共15分,每空1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 -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镜片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3.不同的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两只手相互摩擦,手会感觉比较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 )转化成( )。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 )转化成( )等其它形式的能量。
4.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 )或改变材料的( )。
5.( )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系中有( )大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 。
6.《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 )月(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4√”.错误的打“x”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
2.淀粉遇到碘酒不会变色。( )
3.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4.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米饭有点甜,是因为米饭本身是甜的。( )
5.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的六分之一。( )
6.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
7.转子通电后产生磁性,和小电动机外壳的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小电动机就转动起来了。( )
8.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 )
9.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10.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以使它更坚固。( )
三、看谁的选择最正确(将一个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30分)
1.有人类登上的星球是( )。
A.月球 B.火星 C.月球和火星
2.把三块同样平整光滑但长度不同的木板搭在10厘米高的木块上构成斜面,将一物体沿
斜面往上拉,最省力的是( )的木板搭成的斜面。
A.100厘米 B.70厘米 C.40厘米
3.(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4.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对自己的国王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撑点,我能用
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他说明阿基米德已经掌握了( ) 省力的原理。
A.轮轴 B.杠杆 C.斜面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面包发霉 C.湿衣服晒干
6.小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是( )。
A.转换电流的方向 B.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C.开关电动机
7.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
并把每年的( )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2月25日 B.12月5日 c.5月22日
8.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圆变缺,再变圆
9.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是( )。
A.苹果 B.猪肉 c.马铃薯
10、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
A.生锈的铁钉 B.烂果皮 C.废ia日光灯管
11.下面三幅圈中,发生日食的示意图是( )。
12.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
A.回收标志 B.交通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13.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
A.6月5日 B.5月12日 C.9月22日
14.一把铁制剪刀,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A.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 B.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C.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
15.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玻璃容器
四、我会分析(20分)
1_杠杆尺的左边A处(阻力点)挂了两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请在杠杆尺
右边B处(用力点)填出需挂的钩码个数,并说明杠杆的用力情况。(6分)
①的用力情况( ). ②的用力情况( ) ③的用力情况( )
2.读资料,分析解答。(14分)
全球年产各类垃圾近500亿吨(包括工业垃圾),人均年产垃圾约8吨,每天人均产垃圾
20多千克。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四川的生括垃圾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加。塑料袋用了就扔,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丢弃的塑料就有100多万吨。
(1)根据上面这段文字,结合课本,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成哪四类?
(2)为了减少垃圾数量,请说出塑料袋的4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3)除垃圾问题外,当前世界主要还面临哪些环境问题?(至少说3点)
(4)请列举3种你自己在生括中采取的减少环境泞染的措施或行为。
五、实验探究(25分)
1、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铁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谈实验,如图所示:(11分)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 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中,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于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
(1)、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的防止( )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的吸收了空气中的( )。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
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易生锈与( )和(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有关系。
(4)、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出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
A、( ) B.( )
2.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
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甲、乙、
丙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14分)
(1)、他们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的关系,你认为他们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此实验能得出:在线圈中电流强弱相同时,线圈的圈数绕的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 )。
(2)、小明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S端被排斥,则可推断出甲装置的铁芯的上端是( )极。要改变甲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向最简单的方法是( )。
(3)、他们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的电流的强弱的关系时,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一节新的干电池
吸住了7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了20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了30枚大头针
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不变的因素是: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 )。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中的数据,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