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5:23:2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乡愁,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愁。
春夜洛城闻笛
七年级语文下册
1、有节奏地诵读诗词,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诗歌。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目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了解诗人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写作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听读诗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笛子的美称
故乡,家乡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疏通诗意
1、分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飞”字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写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
“暗”字是首句之关键。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暗”字十分恰当。另外,“暗”字寓意颇深:①说笛声暗飞,似乎是为了来触动羁旅者的离愁别绪; ②此外,“暗”也有隐约之意,与诗的情境相呼应;
③“谁家”之“谁”与“暗”照应。
“飞”写出出乎意料的感觉,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渲染笛声,形象而生动,更增添了羁旅者的离愁别绪。
赏析诗歌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散”是均匀、遍布。表现出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赏析诗中“散入春风满洛城”“满”的表达效果。
4、第二句和第四句的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怎样?
①夸张。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杨动听。
②反问。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当年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被笛声引起了思乡之情。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感悟诗情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两首诗,完成练习: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1、两首诗前两句都写笛声,李诗写出笛声

)的特点,宋诗写出笛声( )的特点。
清越、穿透力强、悠扬、
隐约、不真切
轻采、清脆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
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
非干吹出断肠声。
2、两首诗都抒发了因笛声产生的情感,内涵却不同,请作分析。
李诗主要是邇过《折柳》引发了思乡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与思乡相关的内容,诗人触景生情。而第二首是则不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忧愁、孤独,恰逢中秋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听着外面热闹的笛声,更反衬出作者的哀愁。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入(sàn sǎn)
曲中(qǔ qū)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当堂练习
sàn

听到《折杨柳》笛曲
这一夜,当人们听到缠绵哀怨的《折杨柳》曲子的时候,谁不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伤别之情呢
思念家乡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画面感更强。散更有意境是自然的作用,而“传”只是注重听觉上的感受,给人感觉是人为的。
5、“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这首诗前两句写“笛声”,从“散"字可以看出( )(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 )的感情。
笛声的动人
夜的安静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C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2、课下搜集并整理关于
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内 容 手 法 情 感
玉笛 夸张、反问
春风 思乡之情
洛城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