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
1956年
2.地点:
北京
3.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①先进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要同不能满足的状况
矛盾
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矛盾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报告确定了一个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以《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
壁画《大豆过江》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二)探索中的失误
1958年
1.社会主义总路线:
(1)时间:
(2)会议:
(3)总路线: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合作探究
思考:看材料分析“多快好省”是否合理?
材料1: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在10年内超过英国,15年内赶上美国。
材料2: 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
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主要表现
浮夸风
(1958年)
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
“大跃进”时,北京居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
公社成员的财产都属集体所有,大家一起生产,成果收入归公社所有。实现按需分配,设立公共食堂,免费提供三餐。
干不干,都吃饭。
干不干,都吃一样饭
共产风
高指标、
瞎指挥
失误所造成的后果
刘少奇曾说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三年经济
困难时期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 改地主私有 为农民私有 农民翻身,拥有土地,激发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为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3-1956) 改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集体经营 改变小农经济,集体生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符合工业化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化 (1958-1983) “一大二公” 高度公有化 挫伤农民劳动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伤害,国民经济困难。
知识拓展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三次调整
核心
(三)国民经济调整
1961年初——1965年
(1)时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方针:
(3)结果:
1962.1.11-2.7日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对推动经济全面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教训/启示
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原因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
2.发动时间: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
3.指挥部:
实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 、“文化大革命”
毁文物
4.表现:
(1)经济上: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 +17.3% 558.7亿 +24.4%
1967年 2104.5亿 -10% 419.4亿 -25%
1968年 2015.3亿 -4.2% 361.3亿 -13.9%
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2)文化上:
砸校牌
“双百”方针被废除,文化凋零;样板戏——八亿人口八个戏;教育革命——教育事业遭冲击、上山下乡运动、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等。
(3)政治上:
4.表现:
(4)最大的冤案:
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文革开始后,在林彪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篡党夺权。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6年9月9日伟人毛泽东逝世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
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欢庆粉碎“四人帮”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是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二是国民经济发展遭受巨大损失;三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①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启示
1.危害:
2.启示和教训:
认识: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三、建设成就(1956年—1976年)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时期:
(1956年—1966年)
表现:
①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两钢、三油
②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
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④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⑤科技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⑥国防方面: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包兰铁路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历史意义: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2.模范人物:
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助人为乐、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精神。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时间 成就
1967年6月
1970年4月
1973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认识: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探索与成就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课堂小结
国民经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