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17: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同步测试
1.从1987年开始,苏联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原定1986 1990年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5% 4.0%,而1986 1988年仅增长2.8%,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据此推断,戈尔巴乔夫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 B.造成苏联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2.从1958年起,苏联陆续出台了农业新措施,由国家通过计划以公顷计算收购量,按地区分别规定的统一价格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其余农产品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这一措施有利于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促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实现工业化积累所需资金
3.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强调个人利益,发放奖励工资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注重协调重轻工业的比例均衡 D.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改变国民经济衰退的趋势,继续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首先对经济进行改革,但难以奏效。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难以奏效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政治体制制约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B.戈尔巴乔夫不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
C.苏联丧失了全部的国际农产品市场
D.苏联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引发经济全面衰退
5.苏联1926年到1952年,城市人口增加了2倍;1940年到1952年,工业总产量增加了1.3倍,农业总产量只增加了10%。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农业的客观背景是
A.农业发展无法适应苏联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B.赫鲁晓夫比斯大林更关注农业发展
C.农业是苏联经济中最有增长潜力的部分
D.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领导地位
6.1956年苏共二十大制定“六五”计划规定,五年内生产资料生产增加70%,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大约60%。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修改了“六五”计划,提出了要在3~4年时间里肉、黄油、牛奶产量赶上美国。这表明当时苏共
A.试图把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
B.准确定位美苏差距加快工业发展
C.逐步放弃与美国冷战的外交战略
D.力图消除斯大林模式的负面影响
7.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8.诺曼·戴维斯在《欧洲史》中写道:戈尔巴乔夫倡导“公开性”,着手鼓励人们争论。“尽管他在西方享有自由的声誉,但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是一个看到大坝将要崩决,决定打开闸门让水流出的水闸管理员。”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
A.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政治体制 B.试图激发苏联体制的生机与活力
C.认识到苏联解体已是大势所趋 D.照搬西方自由主义倡导公开性
9.《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10.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 九大上,苏联领导人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企业经营不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具等严重浪费。这反映了当时苏共( )
A.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B.开始调整和改革斯大林模式
C.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題的新认识
D.充分肯定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11.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苏联)发表了《计划 利润 奖金》一文,史称“利别 尔曼建议”。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一)贏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二)企业自己编制的贏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C.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12.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尔巴乔夫( )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13.《苏联兴亡史》中道:“1990年出现了和平时期第一次发生的经济负增长,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 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与遏制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C.戈尔巴乔夫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破坏
14.1959年,苏联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同年1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上又提出一个高指标的“七年计划”(1959—1965年);1961年10月,他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10年内苏联将在人均方面超过美国,“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材料表明当时( )
A.赫鲁晓夫出现“左”倾冒进倾向
B.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冲击
C.推行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D.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优势
15.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伊始,南斯拉夫建成了高度集权,行政管理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经过几年发展,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等弊端日渐凸显、由子苏联和南斯拉夫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巨大分歧,1948年,苏联宣布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而且还采取严厉的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和为了对付入侵威胁而增加的军费开支,南斯拉夫出现了国内社会危机……南共首先进行了理论创新,以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的论点作为实行自治的理论依据,借鉴战时工人管理企业的经验,独立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建立了一种以工人自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初期南新拉夫形成工人自治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好坏同员工的物质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物质激励,六十年代南斯拉夫推行社会自治,基本取消了联邦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地方权利大大加强,形成多中心的地方集权主义,加剧了南斯拉夫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南斯拉夫解体。
——摘编自钱澄《试论前南斯拉夫改革的主要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斯拉夫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基评价有斯拉夫的改革。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赫鲁晓夫后期严重农业问题,在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前,勃列日涅夫先抓农业改革: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凡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后交售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提价50%收购;同时稳定零售价格;1965-1979年,农产品收购7次提价,某些农产品收购价格超过零售价格,出现倒挂,财政补贴不断增加;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可把大部分利润留为自己支配,不上缴预算,有利于社会稳定。1964年,苏联通过《集体农庄成员倪抚金和补助金法》,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集体农庄设立养老金、残废优抚金、丧失赡养人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
1-5ACBAA 6-10DDBCC 11-15DCCAB
16.(1)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国际危机(苏联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采取严厉的经济封锁)国内社会危机、南共进行理论创新(借鉴战时工人管理企业的经验)自然灾害。
(2)评价:建立起具有南斯拉夫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经济上的宏观失控、政治上的地方集权主义、民族矛盾的日趋笑锐。
17.(1)内容: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稳定零售价格;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增加财政补贴;完全经济核算制的农场可支配大部分利润;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2)原因:赫鲁晓夫后期农业问题严重;为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奠基。
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暂时有所缓解;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计划经济体制,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