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 课件(25+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端午粽 课件(25+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4:13:5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0.端午粽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在干什么呢?
这是什么植物呢?
好熟悉……
这是在干什么呢?
包粽子
粽子的包法千变万化,粽子的种类各色各样,如图浙江巨无霸长粽子……
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会认生字
端 粽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念
duān zòng jié zǒng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niàn
预习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端午 粽子 节日 总会 糯米
中间 分给 红豆 鲜肉 带回
知道 据说 纪念
预习检测
duān zòng jié zǒng mǐ
ā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ā
ā
ā
ā
ā
ā
ā
ā
zhī jù niàn
实物认字法
红枣
鲜肉
红豆
实物认字法
粽子
包粽子
糯米
组词巩固
端:端午 端正 节:节日 过节
总:总是 总和 间:房间 空间
分:分开 十分 知:知识 知道
据:根据 据说 念:想念 思念
学习生字


音序:W 部首:十
结构:独体字 笔画:4画
组词: 中午 端午 午睡
造句:今天中午太热了。
学习生字
jié

音序:J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笔画:5画
组词: 节日 过节 礼节
造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
学习生字


音序:Y 部首:口
结构:独体字 笔画:5画
组词: 树叶 叶片 竹叶
造句:森林里的树叶千奇百怪,五颜六色。
学习生字


音序:M 部首:米
结构:独体字 笔画:6画
组词: 糯米 大米 米饭
造句:端午节到了,妈妈买了很多糯米,用来包粽子。
学习生字
zhēn

音序:Z 部首:十
结构:独体字 笔画:10画
组词: 真是 真假 认真 天真
造句:春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学习生字
fēn

音序:F 部首:刀
结构:上下 笔画:4画
组词:十分 分开 分别
造句:我十分喜欢爸爸送我的玩具。
学习生字
dòu

音序:D 部首:豆
结构:独体字 笔画:7画
组词:红豆 绿豆 种豆
造句:我最喜欢吃红豆沙的包子。
读一读,写一写
午:上午 下午 节:节日 过节
叶:叶子 树叶 米:大米 千米
真:真好 真正 分:分手 分开
豆: 土豆 大豆
认识新偏旁
“米”字旁:粽
“立”字旁:端
你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米”字旁:
“立”字旁:








课堂小结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全班交流并评价。
2、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
课堂板书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同学们,下节课见!(共25张PPT)
10.端午粽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端午节 粽子 竹叶 大米 真是 十分 红豆 总会
中间 鲜肉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词语巩固
小时候的“我”为什么那么爱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篇课文找找答案吧!
新知讲解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提问: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总会”写出外婆端午节煮粽子不是一次或者两次,而是一种习惯,是每次到了端午节这天都会煮粽子,说明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总会”“盼着”要重读,强调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习惯,一种特色。
学习第一段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说明外婆很勤劳
说明外婆盼望着一家团圆。
课文精讲
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分别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外婆包的粽子的?
学习第二段
粽子是这么做的?指明读句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思考:
粽子有哪些特征?试着圈出来。
粽子特征:( )包着的,里面裹着( ),中间有一颗( )。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读一读,说一说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 ),( )裹着白白的糯米,( )有一颗红红的枣。
包着(外面)→里面→中间,我们说这三个词语是表示什么的?
作者介绍粽子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包的(外面)、里面、中间”这几个表示方位的词语中,我们发现句子是由外及里描写了粽子的颜色。
里面
包的
中间
方位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由外及内的顺序
制作原料
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吗?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句式:一……就……
例句:我今天太累了,一躺下就进入了梦乡。
例句:那道数学题,老师一指点我就懂了。
我能造句:
一……就……————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好香啊!
香味诱人。
粽子特有的香味。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写出了粽子的美味。
动作描写
粽子特有的味道。
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几个词读重一些。后两句带着感情读,读出粽子的香甜。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学习第三自然段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提问:除了红枣粽,还有什么粽子?
答: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可以看出外婆怎样的品质?
善良、无私
指导朗读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十分”重读,强调粽子非常好吃。“还有”重读,体现出外婆的无私。
学习第四自然段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你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端午节的来历
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被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备受冷落。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娇龙。即使他们当时没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课堂练习
我能读长句子
1、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以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子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2、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课堂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叙述外婆包的粽子,从粽子的外观、味道、花样来写,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的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端午粽
色:
青、红、白
香:
清香
味:
又黏又甜
种类:
粽、红豆粽、红枣鲜肉粽
起源:
纪念屈原
粽味飘香
深情怀念
作业布置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看一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2、课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同学们,下节课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