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足球--脚背正面射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认知、技能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分组不轮换”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性别、身高、认知差异,遵照由易到难、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以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教材重、难点。以师评、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授课年级为五年级, 小足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其特点是竞争性、集体性、游戏性强。通过小足球练习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水平二”教学中学生们学习了脚内侧踢、运、停球,脚背正面的踢、运球和熟悉球性等。射门是踢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其特点是摆动腿前摆速度快、幅度大、击球力量大。所以在踢球技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性球和控制能力。教材要点是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本次课是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次,在学生复习脚背正面踢球的基础上重在学习支撑脚和脚触球的位置,意在提高脚背正面射门动作的准确性,为本单元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脚背正面射门,单元共3次课,本次课是第1次课。
课次 技能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学习脚背正面射门,基本掌握支撑脚和脚触球位置准确;8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较有力,2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有力。 重点: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准确。 难点:支撑、发力协调配合。
2 进一步学习脚背正面射门,学生基本掌握摆动腿前摆快速有力,8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有力,其中40%以上的动作协调。 重点:摆动腿的速度快。 难点:动作协调,射门准确、有力。
3 继续学习脚背正面射门,改进、巩固脚背正面射门技术动作,60%以上的学生动作协调,射门准确、有力,并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重点:身体协调,动作连贯。 难点:技术动作使用时机的选择与正确运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该授课班级为五(9)班共36人,学生纪律性较强、常规较好,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这个时期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都有一定基础,所以此内容适合他们初步学习和锻炼。
在以往的教学中,他们对足球运动非常喜爱,并且初步掌握了脚背正面踢球与运球的技术动作,知道用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同时摆动腿能做出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动击球动作等。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技术动作和“水平三”脚背正面射门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支撑脚位置不准确、脚触球部位与脚型不固定,击球无力等问题。
针对上述分析,设计相应对策
在教学中,通过观看图版、分解练习和限制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支撑脚与脚触球的位置,利用瓶盖垫高足球降低射门难度提高触球准确性,对于脚型不固定的学生反复进行踢固定球练习,同时运用射门积分游戏方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并不断提高脚背正面射门的技术动作。
三、本课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初步学习脚背正面射门动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脚背正面射门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支撑脚和脚触球位置准确,8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较有力,2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有力。
2.通过模仿、自主、合作等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上下肢协调性。
3.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体验小足球运动的乐趣,养成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练习的习惯。
重点: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准确。
难点:支撑、发力协调配合。
四、教学流程图:
五、课时教学计划(表格式教案)见后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贴纸位置的准确性进行自评,在射门积分赛中根据射门进球数进行自评(5分及以上为“优秀”、4分为“良好”、4分以下为“合格”)。
2.学生相互评价:2人一组分解练习中,参照贴纸位置的准确性互相观察,随时提示同伴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同伴完成动作;在射门比赛中,小组同学通过观察,用语言、掌声鼓励进行相互评价(如:真棒、加油、大拇指等方式)。
3.教师评价:通过观察、提问、个别辅导、语言激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
(二)质性评价表:
(
等
级
项
目
) 优秀 良好 合格 需努力
脚 背 正 面 射 门 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准确;射门准确、较有力。 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准确;射门较准确、有力。 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较准确,射门无力,但射门命中率较高。 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不准确,射门无力且不准确。
七、教学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本课特色:
(一)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技能发展规律施加练习条件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积极的学习,采用引导、鼓励、评价、比赛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二)使用贴纸和瓶盖提高动作准确性,突破了教学的重点,练习过程中多采用互相帮助,体现了合作意识。采用射门积分比赛的游戏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特点,将限制练习的白色胶带按照学生身高差异设为1米和0.9米的,并将点球点设计为4米和5米组,4.5米和5.5米组,5米和6米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练空间。
(四)从开始的热身练习脚背正面运球,再到脚背正面射门游戏,最后到运、传、射接力游戏,整堂课足球在脚下得到充分的利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增强了课堂的连贯性、完整性,更具实效。
教学反思:
完成本课教学后,我自己也对本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感觉有很大的收获。从设计到教学实践,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都明确了支撑脚和脚触球的准确位置,从整节课效果来看,教师口令洪亮清晰并富有激情,能够让孩子在常规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调动学生积极。
一、值得总结与收获的地方
1.利用教具、图解和贴纸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2.通过“射门积分赛”游戏的方法,提高练习兴趣。
3.从课的准备部分运球热身到基本部分的学习新知再到运、传、射接力练习,整节课球在足下体现了球类课的特点。
二、不足与改进之处
学生明确动作要点但射门无力,分析其原因1.踝关节不能绷紧2.摆动腿动作不协调。针对这一现象,在下次课中应加强学生下肢和踝关节力量的锻炼,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摆动腿的动作协调性,使踢出的球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力量。
日期 年 级 五年级 课 次 3-1 教 师
教学 内容 小足球:脚背正面射门 2.运、传、射接力游戏与体能练习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习脚背正面射门动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脚背正面射门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支撑脚和脚触球位置准确,8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较有力,20%左右的学生射门准确、有力。 2.通过模仿、自主、合作等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上下肢协调性。 3.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体验小足球运动的乐趣,养成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练习的习惯。
结构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次 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与场地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4.教师安排见习生活动。 1 1.教师引导站队。 2.教师问好。 3.宣布内容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活动。 1.体委整队并向教师报告人数。 2.学生问好。 3.认真听讲。 4.按教师要求活动或观摩。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准 备 部 分 一、热身活动: 1.脚背正面运球。 二、准备活动: 1.膝、踝、腕关节运动。 三、球性练习: 1.两脚踩球。 2.两脚盘球。 四、诱导练习: 1.提膝屈腿绷脚背。 2.原地摆腿抗阻练习。 3.上一步摆腿练习。 3 1 2 1 4 × 8 拍 1/2次 4/5次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 2.教师提示动作要求。 3.教师领做,提示动作要点。 4.评价,表扬。 1.教师示范并提示动作要点。 2.指导学生练习 1.学生根据引导进行运球抬头报数。 2.学生认真听。 3.与教师一起练习。 4.认真听讲。 1.学生明确练习方法要求。 2.学生练习。 组织队形:运球热身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
基 本 部 分 一、小足球—脚背正面射门 动作方法:与水平二“脚背正面踢球”基本相同,只是摆动腿大腿带动小腿前摆速度快、幅度大,击球力量大。 重点:支撑脚与脚触球位置准确。 难点:支撑、发力协调配合。 二、体能练习: 1.俯撑两手左右推拨球。 2.立卧撑。 25 4 7/8次 1/2 次 5/6 次 5/6次 5/6次 3/4次 1/2次 3/4次 2/3次 2/3次 2/3次 1/2次 30 次 1/2次 15 次 1.回忆要领,复习脚背正面踢球的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脚背正面射门让同学谈谈感受,结合展示板明确动作要点。 3.明确位置,上一步跨步支撑练习。 4.上一步支撑、摆腿踢固定球练习。 5. 3步助跑支撑摆腿踢固定球练习。 6.组织学生尝试射门练习。 7.优秀学生进行展示、评价,再次明确动作要点。 8.提高难度,增加距离在不同角度进行练习。 9.射门游戏“点球大战”。 10.教师讲解、示范运球射门练习。 11.教师讲解、示范运、传球配合射门接力练习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讲解、示范立卧撑练习方法。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小结。 1.学生复习要领,两人一组踢球练习。口诀:一撑、二摆、三踢球,身体随前移动走。 2.学生认真看,并进行总结,明确部位与动作要点。 3.学生按教师哨声练习。(喊“撑”) 4.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喊“贴”) 5.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喊“贴”) 6.学生用球托垫高足球进行练习。 7.学生展示,积极回答,领悟动作要点。 8.学生根据能力选择性使用球托继续进行积分比赛。 9.学生进行“3对3”点球比赛。(一人守门) 10.学生理解后进行运球射门练习。 11.学生进行运、传球射门接力游戏。 1.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进行练习。 3.学生仔细观察。 4.学生进行练习。 5.学生认真听讲。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 组织队形:射门队形 组织队形:运球接力队形 组织队形: 散点
结 束 部 一、放松整理: 拉伸放松(音伴) 二、讲评。 三、宣布下课。 四、收拾器材。 3 1.教师讲解示范。 2.讲评本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课。 4.组织收器材。 1.学生听讲、认真练习。 2.学生相互交流。 3.学生下课,道别。 4.学生整理器材。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练习密度预计: 35%左右 平均心率预计:(130—135)次/分钟 场地器材: 球 门:6个。 小足球:37个。 球 托:37个。 标志杆:6个。 展 板:1副。 播放器:1台。 贴 纸:若干。
安全措施: 1. 课前检查场地器材,消除安全隐患。 2. 询问学生身体状况、检查学生服装、不带尖锐物上课。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完成一定练习后,进行养护放松。 4. 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易于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