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平行线及其判定2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2平行线及其判定2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07 14: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复习回顾:2.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平行线. 3.如果直线 、 都和 平行,
那么 、 就平行. 一、判断:二、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AB外一点P做AB 的平行线CD。2、平行线的画法:(1)放(2)靠(3)推(4)画·引入新课 1.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
条直线是平行线,你有办法
测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 A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理
格式3如图:(1)由?1= ?2,
可推出a//b吗?为什么?
说一说答:可以推出a//b.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思考:(2)由?3= ?2,可推出a//b吗?
如何推出?写出你的推理过程解: ?1=?3(已知)
?3= ?2(对顶角相等)
? ?1= ?2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3)如图:如果?1+?2=1800 能判定a//b 吗?1解:能,
因为?1+?2=180
?1+?3=180
所以 ?2=?3
所以 a//b 3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