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诗歌艺术手法:《扬州慢》选点精讲课件 (9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诗歌艺术手法:《扬州慢》选点精讲课件 (9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3: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6张PPT)
《扬州慢》
…诗歌艺术手法
课文典例
诗歌阅读(艺术手法)

、、,
艺术手法
●思考:
找出词眼。这首
词中那个词或字
最能概括扬州城
的特点?

6
1、“空“体现在那些
方面?即那些景物能
体现出“空”的特点?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吹寒的清角
破败
“无声冷月”
荒凉
“桥边红药”
2.扬州城原来
是什么样子的
呢?(用文中
词语回答)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一
繁华富丽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扬州城为什么
会变为“空”
城?一个“空”
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胡马窥江去后
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
州变得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
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
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
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
“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
“感慨今昔”。
昔日名
繁华
都虚写)热闹
昔盛今
扬州

衰的感
伤和感
今日
破败
时伤世
空城
荒凉
的意绪
(实写)

虚实结合
艺术手法
1.“过春风
十里,尽荠
麦青”运用
了什么手法,
请赏析?
(1)采用了虚实结合,今昔对北比的方法
(2)
“过春风十里”化用唐代诗人杜牧
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象征昔日的繁华
此处为虚写。
“荠麦青青”,为实写今日的
萧条冷落。上下两句,对照鲜明,突出了今
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进一步表现诗
人的黍离之悲。
6
2.赏析:“二
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
无声。“
(1)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二十四桥明
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
空,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所写却
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寂静无声,何
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
渲染的愈加浓烈。
(2)情景交融。月亮本就“无声”,也无
所谓冷暖。但词人移情于物,描绘了一个
疏淡清冷、凄寂萧条的意境:一轮凄冷的
孤月悄然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水波之中。
月仿佛像一位见证人一样,见证了扬州城
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如今的衰败。

;;修辞手法
艺术手法
如何理解“废
池乔木,犹厌
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