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燕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四幅美丽的画面,体会燕子在每幅画中的特点,并能带着感情读好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感受燕子的活泼以及春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1、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休息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
2.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热爱。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水飞倦纤细几痕伶俐翼尖荡漾闲散木杆”请学生朗读,老师对读不准确的词语进行个别指导。
2.板书课题《燕子》,提示“燕”字的书写顺序。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不正确得词语和句子。
(二)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还记得我们给每一幅图画取的名字吗?学生回忆说出四幅图的名字“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息图”。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句1.学习第一自然段“燕子外形图”。
(1)自由朗读课文第 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描写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呢?
(2)引导学生说出“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春光燕子图”。
(1)自由朗读课文第 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在这幅“春光燕子图”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2)指导学生抓住“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关键景物体会烂漫无比的春天。引导学生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出示赶集的图片,加深对“赶集”一词的理解,通过组词的方式解释“聚拢”的意思。
(3)提出问题:春天有了小燕子的加入,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抓住“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平添了几分生趣”来体会光彩夺目的春天。请学生试着理解“光彩夺目”的意思。
(4)老师指导朗读,读好这幅“春光燕子图”。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燕子飞行图”。
(1)自由朗读第 3、4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体现燕子飞行的特点。
①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斜飞、叽、飞”并出示图片和燕子叫声,引导学生感受燕子飞行时的速度之快,分享自己独特的感受。
②抓住第四自然段中的“横掠、沾、小圆晕”,并出示图片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小圆晕”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燕子飞行时的轻。引导学生读好燕子飞行时的快、轻,并进行适当范读,学生比一比,赛一赛进行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燕子休息图”。
(1)请学生自学第 5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景象?指导学生抓住“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出示图片,感受燕子的休息之美。
(2)感受作者最后一句“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表达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1、写一写你身边的动物朋友。
2、背诵课文第 1—3自然段。四、板书设计
燕子评测练习
1.填空:
()的羽毛()地吹拂()的翅膀()地掠过()的柳丝()地荡漾()的春天()的燕子(1)一身()的羽毛,一双()的尾巴,一对()的翅膀,凑成了()的小燕子。(2)有的()过()的湖面,()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
2、课外阅读燕 子一对黑色的燕子,( )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燕子终于又回来了,( )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它们的快乐。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分享 报告 撞 衔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 )的。
A.着急 B.充满希望 C.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 )的活动。
A.建房子 B.唱歌 C.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欣赏四幅美丽的画面,能带着感情读好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热爱。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本节课为《燕子》,孩子们通过预习已经掌握了字词和段落的划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我主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第一段是燕子外形图,我引导学生勾画出“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并引导学生读好燕子的外形美。第二段是春光燕子图,我会让学生边读边标画出七种美丽的景物,思考春天有了小燕子的加入又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组词、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读出春天的烂漫无比和燕子的伶俐可爱。第三、四段是燕子飞行图,引导学生标画出关键字词“斜飞、叽、飞”通过欣赏图片,听燕子的叫声,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燕子飞行的快;抓住关键词语“横掠、沾、小圆晕”,出示图片“小圆圈”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并指导朗读读好这幅图。第五段是燕子休息图,请学生自学课文,通过图片和课文的结合请学生说出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景物,感受画面之美,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我主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春天之美,燕子之美。
三、不足之处课堂中,总有几个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大部分孩子没有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是我要反思的。本来以为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可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性不高,文章只有几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显得没有生气。朗读课文时没有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读。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请学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小燕子是怎样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最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可以用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