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同一个椭圆、有共同的焦点
C.火星与太阳的连线、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D.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等于地球轨道(可视为圆形)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
2.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谷通过多年观测记录行星的运动,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论运动》中
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牛顿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质量越大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3.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并顺利实现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均处于失重状态
B.对接过程中,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均可看成质点
C.飞船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航天员对核心舱有压力作用
D.王亚平做“太空欢乐球”实验中,泡腾片在水球内产生的小气泡没有离开水球,是由于气泡及水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线速度大小为。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则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5.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不正确的是( )
A.恒星的质量为 B.行星的质量为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6.中国航天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感动。2021年,“天问一号”登火、“羲和”探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探索宇宙的脚步。假设火星与地球质量均匀分布,其比值,“天问一号”绕火星和“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则天问一号”与“神州十三号”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
A.ab2 B. C. D.
7.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器舱中的人和物将随航天器一起做圆周运动,若某宇航员手托着一个小球静止站立于航天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太空中将失去惯性
B.宇航员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
C.太空舱中,宇航员利用台秤无法测出小球的质量
D.航天器运行时与地球之间将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8.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地月转移轨道进行第一次“制动”,成功被月球捕获后沿椭圆轨道Ⅰ运动,29日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最终才进入距离月球约2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Ⅱ(如图所示),点是Ⅰ、Ⅱ两个轨道的切点,点是椭圆轨道Ⅰ的远月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Ⅰ轨道上点的速率小于在点的速率
B.探测器在Ⅰ轨道上点的加速度等于在Ⅱ轨道上点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I轨道上的机械能等于在Ⅱ轨道上的机械能
D.探测器在I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在Ⅱ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9.近年来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和探月工程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知火星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质量分别为M1和M2,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第一宇宙速度分别为v1和v2,其对应的轨道周期分别为T1和T2,则( )
A. B. C. D.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执行任务的三名宇航员将在轨驻留六个月。已知甲为地球赤道处的物体,乙为在近地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则( )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周期小于乙的周期 D.乙的动能大于甲的动能
11.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突破,先后两批次将6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行工作与生活。“天和”核心舱可视为在距离地面高为390km的圆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若要计算天和核心舱的运行周期,下列物理量中只需知道( )
A.万有引力常量 B.地球质量
C.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D.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
12.密度均匀的球体半径为、质量为,现从球体中挖去直径为的球体,将球体放置在距离球体的球心为处,如图所示,白色部分为挖去后的空心。已知半径为的球体的体积为,引力常量为,则球体剩余部分对球体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被人誉为从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___________星。
14.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己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卫星a的周期__________卫星c的周期;卫星a的加速度__________卫星b的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则g0=________,N=________.
16.“天问”是中国探测行星任务的名称,该名称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2021年3月26日,担任首次行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火星北、南半球的侧身影像。已知火星的质量是地球的,火星的半径是地球的,拍摄时“天问一号”环绕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离火星表面的高度是火星半径的n倍,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______倍;天问一号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______倍。
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_________(可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
18.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
(1)抛出点的高度;
(2)该星球的质量。
19.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引力常量为G。球体对m的万有引力F有多大。
20.如图所示,由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aA;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3)沿着椭圆轨道从A到B的时间tAB。
2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从球内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小球,放在距离为d的地方,求两者之间的引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B
6.C
7.C
8.B
9.C
10.A
11.C
12.D
13.海王星
14. 等于 小于
15. 0
16.
17.
18.(1)L;(2)
19.
20.(1);(2);(3)π
21.GM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