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1: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训练题
选择题
1.唐朝时,先后十几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将朝鲜半岛的音乐引入中国
4.隋唐时期,朝鲜与中国的交往十分密切。下列史实中能体现唐与新罗交往密切的是 ( )
①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③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④朝鲜的音乐在唐朝广泛流行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朝与周边许多国家往来频繁,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大食 C.天竺 D.新罗
6.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7.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8.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来华
9.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10.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去过日本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
A.中国广州 尼泊尔
B.中国北京 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 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 印度那烂陀寺
12“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4.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千辛万苦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⑤都为中日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5.表格所列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十多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16.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二、非选择题
17.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文化的交流传播比较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一位远行求法的高僧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故国之都。不久,皇帝接见了这位高僧,向他详细询问西行求法的情况,并希望法师还俗辅政,法师予以回绝,并请命立即投入译经工作。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开放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一中提及的“法师”与“皇帝”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这位高僧远行求法的起点是哪座城市?目的地是哪里?
根据他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西行见闻是哪一著作?
(3)材料三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了什么?
(4)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一个是输入文化,一个是输出文化,这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特点?
18、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记载其西行过程的
著作。
(3)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4)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图一、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答案
1-5BDBDD 6-10ADABA 11-16DBBAAB
17、(1)法师:玄奘。皇帝:唐太宗。
(2)起点:长安。目的地:天竺(或印度)。著作:《大唐西域记》。
(3)事件:鉴真东渡。说明: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
(4)兼收并蓄,双向交流。
18、(1)鉴真。唐代高僧。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玄奘。主要事迹:西行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3)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茶道等。(举两例即可)
(4)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5)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