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2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9: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
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曹操
作家名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设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本诗表达了曹操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为明证。
歌行体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文章体裁
文学常识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精研细读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精研细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精研细读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精研细读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精研细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精研细读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精研细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合作探究
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 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①人生苦短。看似消极,实则为后文渴望贤才、统一天下做铺垫,表现诗人只争朝夕,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②贤才难得。
“君”“嘉宾”
“明月”“乌鹊”
均指贤才,诗人未得贤才时忧心忡忡,沉吟至今;得贤才就要鼓瑟吹箫,礼待重用。
③功业未就。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自己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天下人才的渴望。
精研细读

对误入官场的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对回归田园的愉悦
精研细读
两首作品表现的人生境遇和人生状态不一样,《短歌行》表达曹操“天下归心”的愿望,是渴望建功立业中的忧思;《归园田居(其一)》呈现的是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抒写的是厌倦官场生活最终辞官归隐躬耕田亩的自由、喜悦之情。
合作探究
分析曹操是如何表达心中感慨和陶渊明是如何表达归隐之志的 总结两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1.合理用典。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诗句,借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思慕。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诗句,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诚。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史记》中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合作探究
2.妙用比喻。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借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③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3.巧用欲扬先抑。诗作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折转,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
的效果。
合作探究
1.比喻。“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诗人自比。这两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2.白描。“方宅……余闲”,这些句子语言简洁质朴,不加雕饰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把诗人田园生活的简朴展现出来,是白描手法。
3.善于写景,情景交融。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是近景,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属远景,景物远近结合,错落有致。狗吠、鸡鸣为这安静淳朴的乡村生活增添了生动的声音,以动写静,构成了一幅淳朴恬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在这恬静幽美、清新和谐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诗人
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