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音频+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音频+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9:47:5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赏标题

理事件

品语言

目 录
导入新课:欣赏视频片段
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1)内容表达不同: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文体结构不同: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表现手法不同: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时效性不同: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赏标题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
字面义: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象征义:“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用了5个小标题,有何作用?
全文由5个部分组成,设置了5个小标题。其中2个小标题用了焦裕禄同志的原话,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新闻内容,而且更好地凸显了新闻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最后一个小标题写出了人们对焦裕禄同志的评价,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另外,这5个小标题把一篇较长的新闻分为5个部分,吸引读者阅读。

理事件
1.快速浏览《别了,不列颠尼亚》,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以表格形式展现出来。(男同学完成)
2.对照课文小标题,思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说说这些事例表现了焦裕禄怎样的精神和品格?(女同学完成)
《别了,“不列颠尼亚”》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30日4时30分
30日4时40分
30日6时15分
30日7时45分
30日最后一分钟
1日第一分钟
1日0时40分
港督府
港督府
添马舰东面广场
亲王军营旁
交接仪式现场
交接仪式现场
中国南海
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
举行告别仪式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不列颠尼亚” 离开香港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典型事例
人物品质
赴兰考任职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深入一线调研
细致深入、求真务实
冒风雪送温暖
心系群众、亲民爱民
带病痛斗灾害
坚韧顽强、公而忘私
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深切悼念焦裕禄
一心为民、深受爱戴

品语言
《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
一方面突出了殖民统治历史之长,一方面传达了回归梦圆的欢欣鼓舞。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精练、含蓄,简洁、平实,但也蕴含了激动、自豪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抒情的。请以“《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 来抒情”为起句,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示例1 《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写景来抒情。原文第二自然段有“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第六自然段有“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对环境和雨的描写衬托了英国人失落无奈的心情,也有暗示雨过天晴、香港回归后会有灿烂的明天的作用。
示例2 《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一语双关来抒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中国有句谚语“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表达对来者的不欢迎。此句表达了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痛恨。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文中把降港督旗帜的号角声称为“日落余音”,把在添马舰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一语双关,是最好的讽刺。
示例4 《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仿拟标题来抒情。“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可以看作是仿拟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和英国军歌《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而成。一个“别了”貌似有礼有节,轻蔑之情、自豪之感暗寓其中。
示例3 《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介绍背景来抒情。“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这一背景知识,用精确的数据,交代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永世难忘。心中无限感慨,溢于言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大量引用报道对象的话,请举出例子,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写焦裕禄同志对待自己肝病的态度时,三次描写了他的语言:“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表现了焦裕禄同志同疾病斗争的顽强意志和“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崇高品质。
找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议论性的语言,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如全文倒数第二段中:“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这些语言方式的运用,通过议论点明了焦裕禄的精神和意义,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