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创新教学方法----- 逆差法
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大部分学生在测试中失分较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高低,与他们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而追根溯源口算的基础正是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如果2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以后多位数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速度与准确度。
我在教一年级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中特别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觉得特别困难,我在教学中反复探索实践分别采用了(1)“数数法” 例如:13-9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2)“破十法”。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3)“想加算减法”。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在以上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第二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就是需要两步计算。第三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大量练习大部分学生口算速度不快,出错率较高,达不到国家低限要求(一年级人均8题/分)怎样能让一年级学生快速准确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后来尝试了用逆差法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什么是逆差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时,例如:14-5个位的“4-5”不够减,还差“1”,这个差称为逆差。 先请同学们熟记逆差法口诀:少一得九;少二得八;少三得七;少四得六;少五得五;少六得四;少七得三;少八得二;少九得一。
例如:14-5,被减数的个位上的“4”比减数“5”少“1”利用逆差口诀少一得九得出答案是9。
15-7,被减数的个位上的“5”比减数“7”少“2”按口诀少二得八,得出答案是8,依次类推。用了这种方法我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达不到国家低限要求。我个人认为用逆差法做退位减法很有效,它突破了低年级学生口算的难点。
我的困惑是:在口算练习中,我们发现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严重,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因材施教呢?将是我今后研究方向。借此机会我诚恳地请各位同仁们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