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冬天是个魔术师 3(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冬天是个魔术师 3(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7 15: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冬天是个魔术师》教学反思
在《冬天是个魔术师》这一课中我进行了对新课标的学习和体会新课标的真正实质内涵实践与运用,下面就这节课我谈一谈个人的体会和反思:
有的研究者指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句话就是我对《冬天是个魔术师上》一课设计的整体把握。
1.教师设计“冬冬”和我们一起学语文的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北师大版小语教材中为学生设计了2位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冬冬和丁丁,2个人物一直贯穿整个教材,学生们对他们非常熟悉和喜爱。所以我在导入新课时,用小冬冬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你知道我为什么起名叫‘冬冬’吗?”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接下来的识字环节中也让“冬冬”说话,和同学们真正地和小冬冬共同学习语文,体会学习的乐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得童趣化:冬冬游“冰雪大世界”、冬冬到湖边看到了什么?、冬冬用各种方法靠大家识字的情况等等环节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2.合理利用电教媒体(课件),真正地为随文识字服务
《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的内容对与北方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在40分钟内学习10个生字,达到一定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教材的实质,突出识字教学的特点,以及渗透随文识字,指导学生用多种的方法识字,我就本着这样的原则设计了教学课件。在教学生字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刮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并模仿“呼”和“吹”的动作;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冬天到了,雪花飘落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使学生理解“变”的字义;又通过小冬冬的观察发现湖水结冰的自然现象,在屏幕上演示一幅幅形象生动画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词语训练时:仿照“冬天的本领真大呀!”说一句话()真()呀!我又找来关于冰雪的素材片,剪辑了冬冬游“冰雪大世界”的录象,播放后学生的思路更宽了,说出了许多好句子:家乡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真大呀!我们的教室真干净呀!老师的衣服真漂亮呀!……课堂上学生群情激奋,尽情地展示自我,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得到成功时的笑脸,我很欣慰,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识字。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自从南岗区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以来,在语文课中如何落实新课标,对我来说一直很困惑,有一种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这时通过我校组织对新课标的通识培训,对一年级教师的重点培训给我指明了方向。加上我个人潜心钻研教材,不断向领导请教,使我收益匪浅。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整体感知”的环节学生独立读文;在“和字宝宝交朋友”的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即自学、自学加汇报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真正的体现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设计教学的新理念,新观念。是学生们在玩中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由原来的被动的“要我学“变为现在的主动学,自主的“我要学”。
另外,我的这节数学课还有几点不足,拿出来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1.教学板书的设计上缺乏艺术性
《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的板书设计是:课题,以及课题下面的15个学生任意板贴的生字,整体的视觉效果欠佳,如果能形成一定的图案(雪花,雪孩子)是不是更好一些,因为刚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喜欢那些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而且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手贴出的美丽的图画,体会成功的感觉,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的。
2.教师的组织教学仍存在问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写字、发言等。我在这节课中虽然多次进行组织教学,但是方法单一:“一、二、三快坐好”生说:“三、二、一就坐好”,这样单调的教学组织语言对孩子们来说,作用不大,效果不明显,所以做为新一年的课改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动脑筋,设计一些符合低年级儿童特点的组织教学的语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对于教师的评价语,还有待于推敲
对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新课标有明确的规定:要及时、注意量化进行。在这节课中,我对学生有适时的评价,也有鼓励性的评价,但是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灵活的发言的评价语,还不够到位,有点走形势化。对于课堂评价用语,我还要潜心钻研,在课堂中,多实施,力争使我的教学语言更丰富、更有特色。请同志们看我的行动。
以上就是我对《冬天是个魔术师》这节语文识字课的教学反思。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教研员老师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快地成熟起来,使我的课堂教学上出水平,上出特色,同时也为实现和兴小学“双语育人,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