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26:45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社会变化:封建经济和海外贸
易空前繁荣,社会生活发生重
大变化。
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是
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阶段特征
第二单元: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
经济繁荣,却用于年年岁岁地购买和平
文化发展,却无力抵挡西陲小国的进攻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糟糕的时代
第6课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
黄袍加身
陈桥驿
你能否根据三张图片讲述北宋建国的历史?
赵匡胤
1、北宋的建立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典故:
赵匡胤(宋太祖)
960年
东京(开封)
(开封=东京=汴京=汴梁)
1、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北汉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统一方针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3、统一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夏
吐蕃
大理
北宋是局部统一的政权
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是完全意义上的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
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
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夺其权
收精兵
制钱谷
——行政权
——财政权
——兵权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收其精兵”——加强兵权
①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调分离
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
——《宋名臣奏议》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更戍法)
目的:
防止武将专权
将1
将2
将3
换将
换将
换将
驻 地
驻 地
驻 地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稍夺其权”——加强行政权
皇帝
财政


盐铁
户部
行政


政 事
同平章事
军事
枢密院
(三司使)
(枢密使)





中央官制示意图
在中央:
目的
措 施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①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②在宰相之下增设副
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③设立多重机构(枢密使和三司)分割军政、财政大权。
二府三司制
①派文臣担任各地知州
②三年一换
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稍夺其权”——加强行政权
在地方: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通判)与守臣(知州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
④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⑤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经度一路全部或部分财赋,监察各州官吏,并以官吏违法、民生疾苦情况上报朝廷。
——《中国历史大辞典》
“制其钱谷”——加强财政权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宋代文臣
思考:这和北宋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重文轻武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
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
重用文臣,使其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祖
宋太宗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让文臣统兵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2、表现
重文轻武
概念:提升文官地位、压抑武将
北宋兵力统计表 (数据:《宋代养兵政策剖析》)
时间 总兵力 平均几户
出兵1名
976年 37.8万 8.18
996年 66.6万 6.87
1021年 91.2万 9.51
2、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发展科举制的影响: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励学篇》
——宋真宗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安朝廷,定祸乱,直需长枪大剑(代指武人),至如毛锥子(代指文人)焉足用哉。
——《旧五代史》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神童诗》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3、影响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积极影响:
重文轻武的消极影响?
①文臣掌兵,军队战斗力减弱
②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
③财政负担增加
材料二:“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冗官”
“冗费”
“冗兵”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1万
1.7万
2.4万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积贫、积弱
王安石变法
①北宋政治风气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在边疆战事中,屡败屡战,送出大礼钱物;
③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④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不断。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 积弱)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三、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 庆历新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义: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1069年
宋神宗、王安石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2、时间:
3、人物:
4、目的:
宋神宗
(1048-1085)
王安石
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
称为“熙宁变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三、王安石变法
内容/措施:
三、王安石变法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6、成效(作用):
三、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改革后)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文献通考》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7、结果:
司马光
王安石
三、王安石变法
变法派内部分裂,保守派强烈反对。保守派人才济济,如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1085年,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重文轻武
强干弱枝
分化事权
与前代相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
积极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30页)
知识链接
科举制
1、隋文帝:
2、隋炀帝:
3、唐太宗:
4、武则天:
5、宋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创立殿试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加强兵权(“兵”)
加强行政权(“权”)
加强财政权(“财”)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重文轻武
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由于宋太祖是武将出身,通过兵变夺取政权。因此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大量重用文臣的现象。“重文轻武”是北宋政治的一大特点。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而且,北宋并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同时并存的还有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北宋的命运如何,我们下节课继续了解。
课堂小结: